上下求索40年 南海医疗大变样
改革开放已迈入第40个年头,回首我国各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领域称得上独树一帜——从看病“老三样”到高端医疗设备,从“赤脚医生”到名医专家,医疗卫生数十年的沧桑巨变,为我国群众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广东省一隅,南海区也在时代洪流中探索着自己的医疗卫生改革道路。40年来,从小卫生院到三甲医院,再到引入省级医疗资源合作办医,南海医疗卫生水平不断升级; 从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到首创家庭药师制度,优质医疗服务加速向基层延伸。在医疗领域的“上下求索”,带来的是城市竞争力的蝶变,铸造的是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上升:
对接省级优质资源打造医疗卫生高地
“我第一个女儿就在这里出生,平时家里人谁头疼脑热,都会来这里看医生。”桂城居民梁女士一直亲切地将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下称“省医南海医院”)称为“老友”。与之结缘的几十年里,她一路见证着它的成长,享受着其软硬环境升级带来的种种福利。
在梁女士和街坊们的记忆中,成立于1958年的省医南海医院最初是一家仅有3间小房、2张病床的卫生院,其一砖一瓦都是医院员工亲手搭建的。到1992年,随着南海撤县设市,该卫生院改称“平洲医院”,并在南海卫生局和平洲政府的支持下建起当时全国面积最大的镇级医院住院楼。迈入21世纪后,随着当地经济和人口爆发式增长,平洲医院的设施渐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此,平洲医院努力对标国家标准,将自身打造为二甲医院,并更名“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省人民医院医生在省医南海医院为患者实施心脏大血管手术。/医院供图
从小卫生院到配套齐全的二甲医院,省医南海医院的蜕变正是南海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缩影。南海医疗卫生事业起步较早,在1950年就成立了广东省南海实验卫生院(后来的南海区人民医院)。到2002年撤市改区时,南海已有区级医院3家、镇街医院17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市民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为此南海通过政策扶持等措施,引导公立医院进行升级。到了2011年,南海3家区级医院已全部晋升为三甲医院,合并重组后的10家镇街医院则晋升为二甲医院。“这样的配置远远超出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南海区卫计局局长孔小燕说。
2016年,南海的医疗卫生事业翻开新的一页。这一年,为应对流动人口及老龄人口加速增长带来的医疗发展压力,南海全面启动建设卫生强区,并借助接壤广州的优势率先引入省级高端医疗资源。
2016年4月,南海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办医框架协议,广东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后改名为“省医南海医院”),并与南海共建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同年8月,南海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依托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共建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2017年,南海与暨南大学携手,将南海区中医院纳入暨南大学一体化管理。2018年5月,南海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签约共建“精准临床免疫转化创新中心”。
随着华南最强医疗高地广州的优势资源不断涌入,南海的医疗卫生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居民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高端医疗服务。今年,57岁的张大伯入住省医南海医院,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实施了一起复杂的心脏大血管手术,治好了30多年的顽疾。“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这个手术,而且费用比广州更实惠。”谈起这段就医经历,张大伯感慨不已。
下沉:
首创家庭药师制助推医疗资源下基层
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迅速增长。市民一窝蜂涌到大医院看病,不仅使用大量优质资源,还引起就医不便、医疗费用负担增加等问题。为打破这一局面,我国提出建设分级诊疗制度,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程度疾病的治疗。
家庭医生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一环。为此,南海从2014年开始推行家庭医生工作,通过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将一些小病、慢性病留在基层。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111H9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