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笃定“转”字争上游 ———“一芯两带三区”从春天出发

2019-02-19 12:23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04 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兵通讯员郭占军

有个流传已久的戏说:把湖北17个市州比作一个班级,黄冈的形象是老实、话不多的劳动委员。如今,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贯彻省委“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尤其是推进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黄冈不仅“大声发言”,行动更是坚决迅速。

上月召开的省两会上,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态度鲜明:“鄂东各市中,黄冈面积、人口、经济体量最大,加快承接国外和沿海产业转移的空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也最大。建设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信心。”

2月13日,大年初九,该市一年一度的三级干部大会发出号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中“力争上游”。

“车城”“屏都”正在走来

会场外,两台白色SUV吸引众人目光。“4S店卖车卖到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来了?”走近一看,原来是黄冈星晖新能源项目今年内将投产的电动汽车。

作为首次获邀的企业家代表,该项目建设负责人许先中在大会上报告进展情况:项目总投资202亿元,规划年产30万台新能源汽车整车,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600亿元,税收69亿元。项目开工1年来,已完成投资超过15亿元,将在今年10月下线首台整车。

“黄冈也能生产这么先进的整车了!”会前会后,许多参会干部围着两台车仔细打量:续航400公里以上,超大显示屏,炫酷内饰。有人算了一下,黄冈市区人口30多万,产出30万辆整车,从人均看,可谓名副其实的“车城”。

此时,离会场100多公里外的武穴市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占地5000亩,47栋标准厂房,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已有52家企业签约入驻,将于今年8月全面投产。”武穴市委书记郝胜勇介绍,这些企业中,80%以上是国家级和深圳市的高新企业,以显示屏和智能终端为主要方向,达产后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武穴将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屏都”。

“作为基础薄弱的老区,突破性发展先进制造业是黄冈经济转型的核心。”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认为,市区引进的三大百亿项目晨鸣、绿宇、星晖和武穴电子产业园等项目,都是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并在转移过程中提档升级,从而成为该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石材厂建成绿色企业

走进麻城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完全见不到预想中粉尘呛人、噪音刺耳的景象。“这里的企业采用的加工、环保装备都是世界一流的,环保从一开始就被视为生命线。”麻城市市长蔡绪安介绍,这个产业园是该市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110亿元,经过五六年发展,规模已做到全国第二。“目前,有国外石材企业也准备进来。未来,这里的一些石材厂将会建成绿色企业。”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观念。2018年,作为传统化工企业的祥云集团捧回工信部授予的“绿色工厂”奖牌。集团负责人介绍,这是他们连年投入数亿元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果。“黄冈工业化程度不高,传统产业占比大,改造升级任务较重。”黄冈市市长邱丽新介绍,该市将聚焦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重点实施106个万企万亿项目,加快生产制造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变。他们将引导建筑企业提档升级,支持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

五谷磨房是一家食品企业,产品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连年居同类销售第一,其生产基地位于团风县,去年产值突破10亿元。“这个基地用的几十种原料中,黄冈产的只有一种。”作为农业大市的市委书记,刘雪荣对此有些郁闷。“不是人家不用,是我们的农产品规模、标准、品牌等跟不上。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黄冈任重道远。”

加快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探索农旅文体康融合……黄冈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方向明确。今年,该市将继续实施能人回乡“千人计划”、举办地标优品博览暨美食推介活动等,多途径发力,推动大农业、大健康、大文旅等产业升级提档。

临空经济充满想象空间

正在建设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工程(鄂州机场),给予一江之隔的黄冈人巨大的想象空间。“黄冈从改革开放前没有一米铁路,到迎来高铁时代。现在,又见到航空时代的曙光。”

发展临空经济,是鄂州、黄冈共同的转型机遇,也是省委“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中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机场建在鄂州,周边服务、产业配套等放在黄冈,可实现区域发展的互补、共赢。”刘雪荣认为。

黄冈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去年已与省交投签订共同开发建设临空经济区的框架协议,目前前期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本文标题:黄冈:笃定“转”字争上游 ———“一芯两带三区”从春天出发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192523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