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扬帆起航再出发
海黄大桥。
立仓村的青年们在村广场上表演鼓舞。
德吉村一隅。(公保安加 张海麟 摄)
从西宁乘车驶向黄南藏族自治州,路过化隆与尖扎交界处,一座标志性景观建筑“海黄大桥”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座总投资6亿元的跨黄河大桥是目前西北地区跨径最大的钢混斜拉桥,该桥自去年9月建成通车后,将西宁至黄南州的车程缩短至2小时。
宏伟的桥身矗立于山峦之间,蔚为壮观。作为连接海东和黄南的重点工程,“牙同高速”结束了黄南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而海黄大桥正是这条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改革开放四十年,黄南大地换新颜,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黄南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今天的黄南,高楼林立,设施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特色产业、文化旅游、有机畜牧业得到了质的飞跃,交通脉络和信息化实现全覆盖,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刘伟)
从畜牧业发展看黄南
黄南州草资源丰富、畜品种优良,全州草场面积1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06%,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改革开放之初,黄南州畜牧业结构单一,牧民放牧仅为家庭生活所需,加上群众为了增收过度依赖草原,从而加剧了草场的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就是要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如何实现减畜不减收?这是黄南在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2004年,黄南州率先在全省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工作思路,此后,全州畜牧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发生了深刻的蜕变。
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拥有60多万公顷的优质牧场,其草质优良,地势平缓,自古就有“香汤沐浴地”的美誉。然而草原优势并没有为河南县带来发展优势,2016年以前还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通过以草定畜、退耕还草、草原生态奖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走进距县城19公里处的赛尔龙乡兰龙村,成群的牦牛如黑珍珠般点缀在草原上。村二社社长叁智告诉记者,自2010年兰龙村成立畜牧业合作社以来,全村各类牲畜存栏发展到15341头(只),2017年,合作社投资建起乳制品加工厂,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
“以前过的是游牧生活,哪里有牧草哪里就是牧民的家,现在全村搬进了明亮的新房,牛羊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不仅解放了劳动力,到了年底还有分红。”三智说道。
在泽库县,有机畜牧业发展同样如日中天。其中,拉格日畜牧业合作社从当初的36户人家,发展到全村100%牧户将草场、牲畜全部折价入股。
合作社理事长俄多说,2008年以前,拉格日村是全县64个牧业村中最贫困的村,畜牧业合作社成立后,草场没有增加一分,牧民的收入却翻了几番。
这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带来的新景象。如今,黄南州已建成规模养殖场200余家,行走于千里沃野,一个个畜牧业合作社无不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
用“民生温度”感受黄南
翻开《黄南州地方志》,不难从中找到流逝已久的“黄南印记”。
改革开放前,黄南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牧民生活十分贫困,群众吃水难、出行难、看病更难,全州没有一所像样的医院,医疗设备、人员力量尤为紧缺。
40年来,黄南州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现已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5所,医疗技术人员1434名,其中,8家公立医院与11家省级医院开通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形成了群众看病有补偿,基本医疗服务有保障的可喜局面。
2018年10月31日,黄南州人民医院成功地为67岁的藏族老人完么才让实施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当内科主任李增志走出手术室时,老人的亲友们顿时围了过来,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院办主任吴琼介绍说,这是州人民医院自去年十月份以来成功实施的第二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藏区历来是冠心病高发区,这两次手术无疑开创了黄南州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先河,实现了州级医院诊疗技术的新突破。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202550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