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制药产业“跨行创新”大健康业

2019-03-05 05:35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35 次

【慧聪制药工业网】制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有效获得质量过硬、品种多样、价格合理的药品。

然而,受降价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原本创新研发能力薄弱的国内药企,更是难以向研发创新投入可持续资金,甚至出现将触角伸向其他行业的窘局。

对于如何促进制药产业健康发展,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秘书长王之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企业没有研发创新能力,就没有生存空间。药企应先把行业的本职工作做好,警惕“跨行创新”。

创新应选准方向

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仍处于仿制阶段,缺乏新药自主研发能力。而仿制药市场难免陷入低价竞争,仿制药企业难以获得较高利润。

此外,王之光长期与药企保持密切联系。据他观察,当前两大因素导致本土药企生存更加艰难:一是国家主导的药品降价趋势,使得药企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二是随着新版GMP的实施,企业需要加大投入。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更是难以为继。

他指出,上述变化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中之一,便是一些药企的“跨行”。

“我发现,国内不少药企开始跨行做别的,虽然有些做得很好,但药企本应先把行业内的事情做好。”

王之光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药企发现日用品、保健品、食品、饮料等行业比制药行业更容易盈利,也反衬了制药行业本身的艰难现状。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增幅达17.7%,但与2011年23.24%和2010年38.99%的利润增幅相比,增长放缓的迹象明显。

广州柏赛罗药业董事长贝庆生曾表示,现在国内仿制药面临降价趋势,制药业的平均利润率仅有15%,而乳业的利润率高达60%,出于对高利润的追逐,柏赛罗决定进军乳业。

“药企纷纷跨行的现象值得警惕,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王之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降价不是治本之策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作为民生的重点来进行调控,”王之光说,“发改委为此多次调整药品价格,药价呈普遍下降趋势,但药品降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药品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构成的,近些年制造业原材料、人工、能源成本普遍上涨,药品流通环节在药价中占有比重过大的问题更是屡遭媒体曝光。

“降价到底降了哪部分?”王之光指出,“是降了药厂这部分,药品出厂价降低了,而中间流通环节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同时,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则呈上涨趋势。”

这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一,便是部分小品种和孤儿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在市场上陆续消失。“不少品种疗效很好,而且其作用难以替代,但是价格低廉,利润很少,受上述因素影响,利润过低甚至赔本,药厂就渐渐不做了,无法满足需要此类药品的患者。”

更加堪忧的是,受降价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原本创新研发能力薄弱的国内药企,更是难以向研发创新投入资金。“制药行业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企业没有研发创新能力,就没有生存空间。”王之光说。

对此,王之光建议:“应靠市场机制推动新药开发、生成药品价格。”

他进一步解释道,对于药品的定价机制,理应靠市场机制来生成药品价格。如果药品价格由政府部门人为确定,是根本定不准的,费力不讨好。因为药品生产的上、中、下游均受制于市场机制,涉及的成本都是动态的。

例如,最近一段时期中药材、化学原料药等上游成本涨声一片,有的原料药从单价300元涨到了13000元,使药企无力承受;中游的制造成本也是变化的,水、电、煤气、人工成本都在涨;下游的物流、仓储、销售、药店房租成本也在涨。

“虽然整体成本都在涨价,但药品价格却硬往下压,所以实施人为定价根本就不是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王之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人为定价还会形成一个怪圈:政府部门越想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价格,最后患者实际掏的钱却越多。因为同一种疗效的药品,如果把这种药品的价格限制住了,那么另一种替代药品的价格就会涨上来。

例如,现在医院很少用青霉素,多用更高级别的抗生素,其价格也随之越来越高。这是典型的事与愿违。

因此,王之光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以市场机制来生成药品价格,除非出现涉及公共健康的重大突发事件,国家一般不应采取行政手段来规定药品价格。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

重视行业协会作用

作为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王之光对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深有体会。

根据其属性,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

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性组织,它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系列,而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本文标题:警惕制药产业“跨行创新”大健康业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54c0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