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18只“老虎”已经下山!中医说:请将西瓜从美食移出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我国有句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秋老虎”也不可小觑。怎么打败“18只秋老虎”呢,“健康杭州”特别邀请了杭州市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詹强,来传授他的养生经。
早卧早起需通风
中医认为,秋三月——阴气始起,早睡早起。所以在起居上宜早卧早起,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再起床,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安神养气莫悲秋
日渐清凉的秋风让人们盛夏烦躁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日照减少,却带来了抑郁情绪。气温下降会使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内分泌紊乱,造成情绪低落。这时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一定要保持开朗的性情,让自己快乐起来,多和别人交流,平心静气的对待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预防自己进入抑郁的心理阴影。
积极参加运动是不错的方法。秋高气爽是户外运动的好时机,慢跑、散步都可以让心情开朗起来。立秋后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饮食调养,宜“少辛多酸”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
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
立秋推荐药膳
百合雪梨茶
组成:雪梨1个,百合20克
制法:
①雪梨榨汁备用;
② 百合洗净入锅,加500ml水煮沸改小火煮30分钟;
③ 关火,加雪梨汁搅匀,放冰箱冷藏,分二次饮,根据各人口味可以加冰糖或蜂蜜。
银耳小米粥
组成:小米60克、糯米15克、银耳6克、红枣8枚
制法:银耳洗净后,用温水泡胀备用;糯米淘净;大枣去核浸泡;上三味加水同煮20分钟后,将小米洗净加入,改用文火烧至粥成。
功效:益肾补虚,滋阴润肺,清热利尿。特别适用于虚弱劳损,肺热咳嗽等症。
穴位按摩,养护脾胃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WQ0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