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着力打造六个平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
央广网西安3月3日消息(记者雷恺)记者今天(3月3日)从陕西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后一个时期,陕西省卫生健康工作将聚力打造“一个总平台、五个大平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健康陕西建设总平台,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人民共建共享。一是完善健康陕西建设顶层设计,夯实健康陕西建设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健康前置审核机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囊作用,开展健康陕西建设决策应用研究,破解影响健康的深层次、隐匿性、长期性问题。二是深化8类健康细胞建设。健康机关重点改善环境卫生和食堂、办公、健身场所条件,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健康军营重点开展健康膳食、科学训练、健康宣讲等健康主题活动。健康社区重点改善健身文化设施,鼓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健康村庄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强化慢性病和地方病管控。健康学校以预防控制传染病为主,突出健康教育促进和健康习惯培养。健康医院要加快推进医防结合,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健康企业突出健康制度建设和职业健康安全。健康家庭培植健康理念,改善家庭环境卫生,提高幸福指数。三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与“国卫”巩固提升融合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内容,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
打造卫生健康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大平台,协调推进综合医改,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是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健康领域深化改革的组织协调,坚定不移推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涉及卫生健康领域的10项重要改革任务全面落实。二是深化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落实国家“县要强、乡要活、村要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思路,夯实工作“网底”。县要强,要大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医共体牵头医院能力建设,每个县要至少建1个医共体。乡要活,乡镇卫生院要坚持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并重,推广汉阴经验,逐步建立“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通过搞活基层分配机制,提升基层活力。村要稳,要多渠道提高村医收入待遇,稳定村医队伍,让他们职业有前途、生活有保障、工作有劲头。上下联,要推行县镇一体化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下流动,推行镇村一体化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信息通,大医院和县医院远程医疗要进入县乡村。三是坚持三医联动改革。发挥医改秘书组的综合协调作用,协调医疗保障部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完善远程医疗定价和付费政策。配合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原则上对单体医院,主要推进复合型的收费方式;对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主要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引导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点要做好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工作,探索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和综合评价,积极扩大二级及以上医院总药师制度试点范围。四是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并重,推动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提高效率。在投入方向上从投入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待遇。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医院章程试点范围。创造性落实好“两个允许”,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打造健康脱贫大平台,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强基层、补短板的步伐。一是统筹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资源,努力把卫生健康部门一家不好办的事办成办好。认真梳理中央专项巡视、九三学社等督导组指出的问题和不足,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二是落实医疗保障政策,落实措施确保县级和省市级定点医院非合规费用分别控制在5%、8%以内,贫困群众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80%。深入推进“三个一批”行动,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是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健康危险因素防控长效机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健康镇村、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示范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厕所革命”,改善农村健康环境,从源头上阻断因病致贫代际传递。
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大平台,统筹做好妇幼健康、疾病防控、医养结合、职业健康等工作。上轮机构改革把卫生与计生合并,实现了出生一端的健康职能融合;这轮机构改革,卫生健康部门新增老龄健康、职业健康等职责,拓展了养老一端的健康职能,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做好从生命起点到终点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一是持续做好妇幼健康工作。加强全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网络建设,严格执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制度,把好人生健康第一关。二是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力推进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加大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医疗救治力度。落实专病专防策略,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联防联控,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三是加强职业病防治队伍建设,抓好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和监管能力培训,组织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提升基层职业健康管理能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协调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维护老年人权益,落实老人优待服务政策。开展失能老人综合评估、信息管理和健康服务试点,创建首批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出台深化医养结合和发展护理型养老体系政策,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X025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