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召回59万瓶装“问题水” 家居连锁卖食
2月28日,针对召回59万瓶含潜在致癌物的饮用水一事,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对21世纪经济报道回复称,无印良品日本官网声明中提及的2款“天然水”产品,在中国大陆从未销售过;而声明中提及的1款“碳酸水”产品,现在也没有在中国大陆销售。
今年1月,无印良品售卖的一款进口燕麦饼干亦被香港消委会“点名”,检出缩水甘油、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尽管这次召回产品主要在日本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有售,但接连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让外界关注这家日资家居杂货巨头的管理。
据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画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在2017财年的年销售额达3795.51亿日元(折合约229亿元人民币),在日本境内的门店有454家,中国大陆地区的无印良品店铺有229家,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为19和45家。
事实上,除了无印良品,包括宜家、大创、名创优品、NOME等家居杂货连锁企业都先后将食品饮料引入产品线中。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食品饮料属于高频消费商品,对线下家居连锁杂货门店有引流作用。”但隔行如隔山,这些一般采用代工或进口方式引入的食品饮料,如何确保安全性?
接连出问题
据披露,今年2月12日,中国台湾进口的一款500毫升规格“天然水”抽检后显示溴酸盐含量超标。随后一天,无印良品日本总社马上对相关产品进行自主检测,并立即决定对该批次产品停止销售。
为了避免同系列产品造成顾客混乱,2月22日,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画在官网发出召回公告,称公司于2018年7月4日至2019年2月21日出售的“天然水”检测结果显示潜在致癌物溴酸盐超标,违反了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标准,因此对规格为500毫升、330毫升的“天然水”和430毫升的“碳酸水”启动召回机制。
据悉,此次召回的2款“天然水”产品,1L中的溴酸盐检测含量为0.02mg-0.04mg,按日本相关规定,超标2-4倍。三种涉事商品除在日本本土销售之外,还出口到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总数接近59万瓶。
2月28日,记者走访广州万科里的无印良品门店并未发现有售问题产品,但在不到500平米的店铺中,食品饮料的货架被放置在收银台附近显眼处,约占两个售货区的面积。一位无印良品店员告诉记者,该店近半年食品类商品的销售额约30多万元,年轻人是主要消费群,“每十位顾客大概会有五位在结账时带上一份零食,棉花糖最受顾客喜爱。”他说。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该无印良品店铺中出售的食品饮料,国内代工商品占绝大多数,其中饼干、果脯、半熟食类产品全为代工,糕点、饮料、糖果类产品半数代工、半数进口,价格从9元至35元不等。
作为一个有39年历史的日本杂货品牌,“无印良品”在日文中的意思是“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最初就是售卖家庭用品、食品为主,近年开始进入房屋建筑、花店、咖啡店等产业类别。
至于产品为何检出溴酸盐超标,良品计画公司表示,目前还没找出问题的原因;而对于公众关心的食品饮料业务采购检测流程、占比收入等问题,无印良品(上海)商业回应本报称,“由于涉及具体的财务数值与公司内部方针,因此不便进行分享。”
不过,记者注意到,才进入2019年不足两月,该公司就出现了两起与食品饮料有关的安全通报。
与之相伴的是,无印良品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去年以来,无印良品已发起多次降价促销活动,涉及家具、电子和健康美容类产品,价格降幅最大达67%。在网购大趋势下,无印良品最终不得不“折服”,于去年6月在京东和天猫上线官方旗舰店。
良品计画最新财报披露,2018财年第三季度(2018年9月至11月),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下降4.1%,这是继第二季度下跌2.2%后的再次下滑。前三财季(2018年2月至11月),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为536.35亿日元(约合33.47亿元人民币),同店销售额下降1.5%。
食安隐忧
虽然食品饮料的利润不高,但由于其高频的消费属性,往往被用来为线下引流。“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消费者对于零食的即时消费欲望和动力是非常强的。”家居品牌NOME的母公司广州诺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2月28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该公司目前有售卖零食,暂未销售饮料,全部是国内代工的方式。
据其介绍,在供应链管理上,公司会要求第三方代工企业在产品出厂前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并提供有效安全证明,才会收货,继而铺货至各门店。而在国内有2400家门店的家居连锁龙头名创优品给本报回复称,产品在上架前会经历“供应商筛选-质量部指定权威第三方验厂-验厂合格安排订单-原材料检测-产前样检测-大货生产及检测-验货-全品类抽查-上架销售-质量部商品部及客服部质量跟进”等一系列流程。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bAH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