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就业优先纳入宏观政策,以养老托育释放内需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的“民生账”释放了许多值得细究的新信息。“就业优先政策”成了宏观政策的一部分;养老和托育第一次被放到“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任务项下;医疗、教育等每个民生“支线”都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数据和判断。
我们能从这份报告中读到国家当下的“预期管理”安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语平实但颇有感染力,它直言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困难不容低估”,为了支持市场主体减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但“惠民生”的任务不受影响,虽然“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
“只增不减”说的是投入总量,更值得关注的是民生投入的结构和策略问题。
“就业优先”:惠民生与高质量发展的接合
先看这段表述,“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单看数字,2019年的就业预期目标与2018年一般无二。但是,就业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的排序发生微小变化:超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紧跟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之后。
就业在国家政策体系中的位置悄然“升格”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与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并列——“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丰富和灵活运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工具。”报告预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怎么理解?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钱颖一表示,“就业优先”是发达国家衡量经济增长状况的惯常取向,这意味着今后我国GDP的增长要以就业增长为前提,“这两者通常是高度相关的,但如果出现差距,要以就业为先。”
后文中,报告以罕见的470字篇幅布局“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其中包括几大“强力数据”,比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等等。
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既是稳就业的要义,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看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接合,中国不仅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还要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一老一小”,他们牵动着强大的内需市场
民生保障并非单纯的“消耗型投入”,同时也是“生产型投入”。通俗地说,它不只“花钱”,同时也“生钱”。这个道理,和报告中提到的向市场主体“放水养鱼”是一样的。
民生领域的“放水养鱼”,最典型的安排就在养老与托育工作上。“一老一小”两头的民生保障,第一次被置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任务项下。
养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做这行的人都知道,社区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对于长期的养老服务格局的形成有多重要。
托育,“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托育机构办不办,谁来办?政府办还是社会办?这桩两孩时代的头号难题困扰了多少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和普通家庭?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别把照顾“一老一小”的任务视作负担,它们可以成为中国经济体内需增长的发力点。
特别是养老方面的安排,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在养老领域的导向调整高度吻合。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健康养老家政消费”成为期望提振的七大类消费之一,这是养老消费首次在如此高规格文件中得到系统论述;2019年新年伊始,国家民政部下发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不再受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申请,今后申办养老机构只需依法登记和备案,主管部门要做的是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监管。一步一步,推动的都是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向社会力量敞开大门的进度条。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bLH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