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医学防护盾牌,危难时刻“一招制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前)指导科研人员开展抗流感药物研发(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刘征云摄)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王逸涛、邵龙飞、庄颖娜)他们头顶无数荣誉,却甘于留在幕后,但只要一有应急救援和重大疫情防控任务,他们便能走向台前“一招制胜”。
组建60年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走出了7名两院院士,拥有1个国际组织指定的“双资质”实验室、7个国家和军队重点实验室、190余项高等级科技成果奖,取得新药证书74个、专利授权500余项……为国家和军队铸起坚不可摧的医学防护盾牌。
把核心使命烙印在胸膛
1958年,为解决我军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医学防护难题,某药物研究所在京组建。汤腾汉、黄衡禄、周金黄、张其楷、宋鸿锵、周廷冲、黄鸣龙等老一辈科学家听令而行,从四面八方齐聚到这个无声战场。
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科研人员从公开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缺乏实验器材,他们就自己画图自己做;某药品效果总是不理想,他们就大胆运用中医复方理论,反复测试,一举啃下硬骨头。
仅一年时间,他们就在防护重点领域拿出初步防治措施,实现我军医学防护零的突破。
然而,他们没有时间庆功祝贺,新的攻关大幕随即拉开……为寻找药源,他们上高山、下海岛,甚至深入无人区,在较短时间内搜集药方和中草药5000余种。研究所所长苏瑞斌说:“流程很复杂,耗时费力,有时为了找到一个靶标化合物,筛选次数要过万。”
那年,以研究所40多项尖端科研成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项目获得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医学防护盾牌。
近年来,研究所瞄准军队卫勤建设需求,不断加快科研成果与实战应用的有效对接:
——制订颁布系统配套的洗消、诊断、救治国家军用标准体系,研发配备系列现场救援装备,逐步实现成果装备化、集成化、信息化,为打造新型国家医学安全防护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研究员谢剑炜领衔的团队,攻克“防、检、治”的关键难题,形成全新防护能力,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建成我国首个防护药品原料药中试与产业化基地,产能跨度大、适用范围广,解决了应急状态下特殊用药保障难题。
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肆虐。时任研究员李松领衔的团队迅速锁定主攻方向,很快取得进展。
2004年,各地H5N1禽流感疫情频发。面对国外制药公司“4年后才能供货”的答复,研究所自主研制了抗流感病毒药物——“军科奥韦”,并在较短时间完成全部临床前工作。他们连续奋战100多个日夜,跨过17道工艺门槛,主导建成年产能200万人份的生产线。
2009年,当H1N1来袭时,李松团队又一次创造奇迹:提高药品产能30倍,仅用135天就完成2600万人份的国家储备任务,为国家节约采购经费57亿元人民币。
随后几年,他们又为儿童流感患者研发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而帕拉米韦注射液的成功研制,更是改变了全球流感重症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
研究员钟武说,目前,我国具备了应对不同规模流感的自主防控能力,摆脱了关键时刻防控药品买不到、买不起、买不足的困境。
毒品成瘾快、戒断难、复吸率高,相关研究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研究员李锦一头扎进这个医学研究的“冷门”领域20年。
最终,他的课题组研究发现了新的阿片功能调节系统,并首次证明对阿片成瘾和复吸具有明确抑制作用……李锦被聘为我国首个戒毒领域国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近年来,研究所新药研发步入快车道,15个新药品种接连进入临床,抗流感、抗超级细菌等4个药品获得新药证书。
永远保持一颗奉献的心
研究所成立初期,为研制出可靠的防护药品,科研人员不惜以身试药。现在,科研条件改善了,大家再也不用“以身试毒”,但牺牲奉献的精神却传承下来。
2015年,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刚执行完海外防护保障任务的防护专家王永安带头进入爆炸核心区。他率先提出的“非防勿入、非训勿入,跨区处置、分级防护”,成为指导救援的行动准则。
危难面前保持一颗无畏的心,事业面前保持一颗滚烫的心。这是研究所全体人员的心声。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09295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