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慧颖的新疆情缘
2019年02月28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中青报系
临行时告诉儿子“妈妈是党员,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并且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贺慧颖的新疆情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桂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2月28日 06 版)
“现在,新疆的同事还会把一些病例的镜下图片通过微信发过来,让我帮他们作一些判断,援疆工作结束了,但和新疆的情缘没有断。”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贺慧颖2017年7月31日到新疆乌鲁木齐开始自己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任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病理科副主任。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门诊大楼很现代化,丝毫不逊色于北京的大医院,而且还多了几分地域特色。这家医院是三甲医院,设备也很先进。”这是贺慧颖对医院的第一印象。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九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员,临行时,她对10岁的儿子说:“妈妈是党员,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并且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你自己照顾好自己,把功课搞好,就是对妈妈最大的支持。”
作为从小在西部甘肃平凉长大的姑娘,初到乌鲁木齐,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让她很快适应了这里。
贺慧颖所在的病理科,包括医生和技术员在内,一共有12个人,人手少、任务重,每天都很忙碌。病理科的主要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在显微镜下做诊断,面对的是医院所有科室病人的各类组织标本,“为了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每个人都很忙碌”。
“一份好的肿瘤病理报告不仅要给出诊断,还要尽可能提供给临床可能的预后信息。因此,我要求科室的医生们在出报告的时候要尽量清楚详细。比如,确诊了肺腺癌还不够,还要作出进一步的判断,比如肿瘤的具体组织学亚型,是腺泡型还是微乳头型。贺慧颖说:“这对于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了,因此必须帮助科室的医生们提高诊断水平。”
在工作中,病理科还要承担一项任务,就是术中冰冻快速诊断:通过使用冰冻切片的方法,在30分钟内发出初步病理报告,为正在进行的手术下一步的手术方案和范围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贺慧颖到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后,承担了不少冰冻诊断任务。“冰冻诊断水平要求很高,必须要准确,病理医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时心理压力比较大。”
“病理科医生的工作充满挑战,因为我们要看的标本从头到脚,不可能所有东西都精通。病理目前向亚专科的方向发展,我们都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学习。”贺慧颖说,“在工作中, 我与科室的年轻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虽然不直接与患者接触,但我们是站在医生背后的医生,不是临床医生,可临床的东西都要知道一些。”
有一个新疆当地患者,其盆腔中发现了一个囊肿,术中临时做了冰冻,进行了初步判定,后来又到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了检测,但贺慧颖仍有疑问,就联系了北京后方单位的张波教授,他是国内知名的软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的专家。切片邮寄过去之后,经过张波教授的镜下观察和两种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诊断是一种新近报道的很少见的肉瘤,具有特殊的基因融合。“由于病理确诊了,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就更明确了。”
“我们援疆医生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后方的力量。”贺慧颖说。
由于有后方强大的专家团队支撑,贺慧颖还干了一件大事。2018年6月15日到17日,病理科主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肺、消化和泌尿系统病理诊断新进展学习班。会议请到了很多专家,包括贺慧颖的“娘家人”郑杰教授、张波教授。“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闷头干活,举办这么高规格的学术会议还是第一次。”病理科的年轻医生都兴奋不已。
谈到援疆一年的收获,贺慧颖还说了一件让自己特别感动的事儿。2018年5月下旬,贺慧颖和同事们坐了23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又辗转坐汽车来到新疆墨玉县阿克塔木村,这是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的村子,有中医院的工作队轮流驻村。吃住在老乡家里5天的经历让贺慧颖很难忘。贺慧颖结亲的对象是科里一个同事的“亲戚”——一对80后的维吾尔族小两口,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8岁。“这个村子经过帮扶,已经通了柏油马路、安了路灯、盖了安居房,老乡家里也有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贺慧颖说,让她觉得心疼的是,很多孩子们都光着脚丫,学习用品非常少。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110C5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