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创举

2019-03-12 15:45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03 次

——第十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总结40年络病学研究丰硕成果

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创举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作题为《络病学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的专题报告。 

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创举

在第十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左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左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姚晨教授(左一),以及美国杜克大学的Eric D. Peterson教授(右三)和冼颖教授(右二)等国内外专家参加“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研究”启动会仪式。

本报记者 宋 莉

2月23日至24日,第十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易建,陈凯先、葛均波、高润霖、张运、吴以岭、于金明等15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共20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大会现场。千余个视频分会场同步直播,超过30000名医学界同仁同步收看会议盛况,为历年来影响人数最多、覆盖地区最广的一届络病学术盛会。

王国强在开幕式致辞中对络病学研究取得的系列成果给予高度肯定。他说,以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的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创新,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推动了临床特色学科建设,显著提高了心脑血管、糖尿病等临床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促进了一系列创新药物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形成了“理论—临床—新药—教学—产业”中医药理论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发展的新模式,为中医药创新发展以及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国际络病学大会已经召开了15届,成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品牌,希望大会能够认真总结十五届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机制和内涵。

易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国际络病学大会已成为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开展战略执行、组织学术出版、加强国际交流、使工程院发挥高端智库作用的重要抓手,学术引领直接体现国家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是工程院国家高端智库体系的重要部分。不断推进中医药络病学的国际化进程,必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Ikhlas A. Khan教授在开幕式上说,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中药一个重大的贡献,我们也会在中药方面做出新的工作、新的努力。密西西比大学和以岭药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新药研发领域开展对天然物化学分析、药理机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广泛合作,推动新产品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注册。密西西比正在开展针对大复方中药连花清瘟的临床研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但我们会努力迎接这个挑战。

美国杜克大学临床研究中心Eric D.Peterson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说,疾病并没有国界,不管中国还是美国,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中国一直致力于在国内用中医药改善国人的健康,希望能够通过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证实中医药的有效性。

在大会主论坛环节,作为络病学科创立者和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作题为《络病学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的专题报告,系统回顾了络学研究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形成了我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团队

40年来,吴以岭院士始终致力于中医络病学术及临床研究,吸引了一大批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生物学专家学者,形成了以中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通过发挥络病研究团队高层次人才专家优势,加强各级学会和国际学会建设,加强学科建设与络病学教学人才培养,深入开展络病学国际学术交流。

从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成立至今,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省、地市络病专业委员会,脉络学说指导建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创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

2005年至2015年间,络病理论与创新中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先后获批成立,围绕络病理论传承创新临床重大疾病证治规律、中医新药研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多年来培养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领军人才计划”和高端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本文标题: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创举 - 中医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211939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