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民投:“大象”加速转身

2019-03-14 10:24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74 次

  在中民投官网上,2018年的最后一则新闻登载着这样的一个标题:《首支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 ——中航材航空救援公司落户雄安新区》。这条看似简单的报道,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其中却隐含了中民投未来发展的一股“暗流”。

  据这篇官文记录:航材航空救援公司由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发起,中民投集团旗下中民投租赁等共同出资成立,是航空应急救援领域首支“国家队”。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章还记录了“此项目是民航局、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民航领域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重点推介项目,是民航央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的重要举措”。

  话已至此,其中深意便流露出来,一直主要聚合民营资本投资的中民投在此刻已经开始与国有资本产生了交集。

  中民投“大象”,早已转身。

  遇挫加速“转身”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在中民投开始转向与国有资本“结合”的过程中,中民投兑付风波却不期而至,而这一次风波影响不仅远远覆盖了中民投的“转身”举动,更是加速了这只“大象”转身的步伐。

  2019年1月30日,30亿元16民生投资PPN001延期兑付,一石激起千层浪。

  据记者了解,早在此次风波发生之前,中民投高层已对流动性风险有所警觉。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17年下半年,中民投主动开始降规模,提质量,降杠杆,提效率。2018年3月到4月,银行抽贷、惜贷迹象已经出现,中民投内部已有所准备。不过,显然中民投当时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之后“山雨骤来”的激烈与凶猛。

  而可以与银行抽贷、惜贷迹象相佐证的信息是,2018年,中民投曾一次性归还了兴业银行120亿元的借款。这笔支出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都是一笔“天价”支出。而此笔支出划出之后,中民投流动性状况难言乐观。

  实际上,如果再把中民投的流动性困难放到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下,其全貌更得以展现。2018年,“去杠杆”成为国内金融市场“主旋律”。不仅仅是中民投,国内众多民营上市公司都面临“去杠杆”所带来的债务压力。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12月,包括地方政府、券商保险资管和纾困专项债在内的资金合计达到4850.5亿元。对于全民资背景的非上市公司中民投来讲,在全国民营企业普遍的流动性困局之下,其受到的资金和债务压力亦可想而知。

  而这种实际情况也为中民投之后加速“转身”埋下了伏笔。

  “大象”由此加速转身。

  2019年2月,中民投出售了持有4年多的上海董家渡项目,接盘方为绿地集团。

  根据2月14日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的公告,出售董家渡项目为中民投带来了121亿元现金流入。

  除了通过出售资产解决流动性问题以外,2月25日,由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召集召开了中民投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组建会议。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全国工商联、中国银保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黄浦区人民政府、多家金融机构代表以及中民投董事局主席李怀珍、总裁吕本献等均到场。其余参会金融机构也多达近百家。

  在这次会议上,吕本献提出了提升经营质量、压缩财务费用、增加经营现金流入、推动股权及资产退出、推进引战(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引进资产管理公司等一系列举措。

  据一位接近此会议人士介绍,此次会议在民营资本领域已经算很高的规格,该人士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整个会议过程中没有一家机构发言提问。

  然而,表面的平静并不代表中民投可以“高枕无忧”。彼时,任何关于中民投的方方面面都可能牵扯到金融机构的神经。而摆在中民投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则是,曾一度面临困境的中民投如何重获市场的信心?

  试水与国有资本深度合作

  与上面疑问相映衬的是,2月28日,即距中民投组建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后的第三天。中民投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资产”)在北京正式签署业务合作协议。

  而这次协议的签署,也标志着一度专注于聚合民营资本投资的中民投开始与国有资本展开了深度合作。

  官方信息显示,中民投将与长城资产在流动性管理、产业投资、债务重组、资产处置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提升资产质量和资产价值。

本文标题:中民投:“大象”加速转身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413UH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