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2019-03-14 17:17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58 次

(原标题: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近年来,南召县按照“城镇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村花园化、全域绿色化”的要求,以“十大林业产业扶贫基地、十大花木示范园区、十大森林村镇、百个森林村庄和百公里玉兰长廊”为重点,在大力开展国土绿化,5年来共完成造林65.5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35.3万亩,全县新建万亩辛夷、皂荚和元宝枫、优质桃4个、千亩软籽石榴基地2个、建成百公里玉兰生态廊道2条、森林村庄15个,实现了“资源增量、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林业生态建设三大目标。至目前,该县林业用地面积326万亩,森林蓄积量672.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74%。

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南召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绿色发展理念,立足中国玉兰之乡、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的优势,唱“山歌”,念“林经”,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立足于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长远发展,初步探索出林+苗、林+果、林+药、林+菌、林+游、林+禽、林+蚕等“林+N”的产业扶贫模式,注入绿色发展基因,实行生态强县富民,让贫困群众从绿色产业中获得稳定收益,探索走出一条百姓致富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的产业扶贫新路。

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该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布局,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挥林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优质林果、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与康养等绿色产业,实现特色产业多重覆盖,让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目前,中药材产业实施规模化种植,已带动贫困户1165户,每户每年可增收在4000元以上;食用菌产业已打造20个智能标准化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可带动500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南召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市场引导等手段,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大规模发展玉兰花木产业,依靠特色产业致富增收。按照“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理念,采取园区引领、品牌创建、龙头带动、科技创新、政策激励等措施,集中力量打造玉兰生态园、国际花木城、锦宇园林、紫金园林、德仓园林等十大花木精品示范园区,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玉兰花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十大花木精品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安置就业、合作经营、入股分红模式带动贫困群众1000多人。目前,该县种植以玉兰为主的花木面积38万亩,全县花木生产专业村55个、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

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该县采取龙头带动、大户经营、入股分红等多种模式,引导广大群众发展以辛夷、皂荚、杜仲为主中药材,以黄金梨、硬质桃、葡萄、核桃、石榴等为主的高效林果业,山区群众依靠发展中药材、林果业找到一剂致富“良方”、一条光明“钱途”。南召县银河虎山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投资1.2亿元兴建中药材种植基地,流转群众荒坡地6800亩,种植皂角280万余株,连翘50万余棵,桔梗2000余亩,为当地群众提供200多个务工岗位,80户贫困户有了稳定工资性收入。据统计,该县发展林果基地14万亩,林果专业村21个,林果业农民合作社26家,种植大户200多人。

针对重点贫困村绿化美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南召县按照“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成荫、房前屋后栽满树、庭院四季花常开”的森林村庄标准,在全县14个乡镇的重点贫困村中规划建设100个森林村庄,编制《森林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先期在35个重点贫困村“混搭”栽植各类绿化苗木,实行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宜居乡村。目前,该县已建成的云阳镇铁佛寺村、山头村、皇后乡娘娘庙村、南河店镇郭营村、龙王庙村、小店乡山底村、四棵树乡黄土嘴村等10多个森林村庄,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胜地,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累计年接待游客20万人以上。(廖涛 杜丰 隋刚 王修文)

本文标题:南召县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 中医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414115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