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医生获评“最美医师” 使白血病治愈率超9

2019-03-19 13:54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93 次

  原标题:95岁医生获评“最美医师”,使最凶险白血病治愈率超97%

王振义。  本文图均为 上海瑞金医院 提供

王振义。  本文图均为 上海瑞金医院 提供

  3月18日晚,央视1套播出的寻找中国最美医师节目中,95岁高龄的王振义荣获2018最美医师称号。

  王振义是中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经过八年研究,找到了一种药,攻克了最危重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是最为凶险、病情恶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白血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90%的病人将在半年内死亡,最快的甚至只要3天。

  1978年,王振义开始进行研究。当时,国际上治疗M3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但患者化疗后的5年存活率只有10%到15%。王振义提出了一个全世界首创的想法——用诱导分化的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经过八年探索,王振义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M3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个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医生,想想办法,随便什么方法只要能救她就行。”她的家属哀求道。

  此时,王振义通过仔细研究小女孩的病情,建议让小女孩服用还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很多人劝王振义说,他已经功成名就,用新药来治疗万一有意外,可就名誉扫地了,还是别冒险了。但是,奇迹出现了,小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了转机,白血病最终得到完全缓解。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生命垂危的小女孩已成年,健康地生活着。这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因此,王振义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王振义没有为全反式维甲酸申请专利,使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用得起这种药。这种被患者称为“特效药”的黄色小药丸,只用口服就行,一盒11元,即便是过了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盒药也只要290元,还可纳入医保,而类似的肿瘤治疗药物价格在2万元以上。

  有一次,王振义收到一封海外来信,里面有一张两个陌生外国小孩的照片,原来这是一位美国母亲的来信,她说自己在十多年以前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濒临死亡,后来吃了全反式维甲酸后完全恢复,还生了两个孩子,所以寄照片来表示感谢。

  此后,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使得这曾经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王振义与学生在一起交流。

王振义与学生在一起交流。

  很少有人知道,王振义还立过军功。

  1953年4月,王振义第二次报名参加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并获批。当时在战场医院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怪病,很多战士出现咳血、头痛等症状,医生们诊断为肺结核并伴有结核性的脑膜炎,但用了药并不见好转。王振义发现出现这种病状不止一人,而是一大群人,而且当时战士们为了改善伙食,经常在当地捕捞鱼虾,会不会是以前在文献上看到的肺吸虫病呢?

  肺吸虫虽然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肺部,但也会跑到脑膜里去,进而导致咳血和头痛的症状。但当地医院的医生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所以将信将疑。于是,王振义将病人咳出的血液拿到显微镜下观察,果真找到了肺吸虫卵,这一诊断帮助整个部队和医院及时治愈了一大批患病的战士。为此,王振义被授予二等功。

  王振义不但自己做出卓越的成就,还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团队奇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是王振义的得意门生。陈国强常说起王振义帮他修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整个过程。王振义一遍遍修改,他就一遍遍整理抄写,王振义先后改了10遍,近二万字的毕业论文陈国强抄了10遍。

  如今,95岁高龄的王振义仍然坚持每周四上午进行“开卷考试”——每周学生们都会向王振义提供一个疑难病例,王振义就会用一周的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并思考分析制作成PPT与大家一起探讨,疑难杂症到这时往往能找到线索和治疗方案。他笑称这是对自己的“开卷考试”。

本文标题:95岁医生获评“最美医师” 使白血病治愈率超9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91642R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