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变购物团 被逼买了保健品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毛亚南
保健品生产商靠炒作概念、“伪装”药品夸大宣传,免费旅游变购物之行……这些手段都是营销陷阱,中老年人必须远离!昨日上午,一场题为《远离保健品“坑老”消费陷阱》的公益讲座吸引了近百名中老年朋友参加,一些曾经受骗上当的老人还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告诫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此次活动由昆明市民政系统社会组织第二联合党支部、昆明市燃梦七月养老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燃梦七月”老爸老妈俱乐部承办,云南靖节律师事务所和老年公社共同协办。
伎俩:“洗脑式”宣讲诱惑中老年人
“原本是公职人员的哥哥误入一家传销公司销售保健用品,被洗脑后,他甚至辞掉了政府部门的工作。由于他很努力,业绩也做得很好,不久就做到了副总裁。没想到老板一夜间人间蒸发了,数不清的人被坑了……哥哥也受到了司法机关的惩戒!”课堂上,主讲人刘忠明通过大量实例,剖析了保健品的生产流程、价值以及使用后对人体的效果。
刘忠明介绍,根据近年来相关中老年人保健品消费投诉案例,不法商家主要通过“洗脑式”宣传,向中老年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等各种商品,误导爱贪小便宜的中老年人一步步掉入消费陷阱。卖保健品的大多数是年轻人,或者是说话亲切的女士,面对老人,他们嘴巴很甜,总是“阿姨、大爷”的叫着和中老年人套近乎,继而博得他们的信任。同时,保健品销售行为经常被包装成讲座等活动,在活动中反复宣讲此类保健品有多大功效,有的干脆不送这就送那,看似赔本的买卖,实则是在玩“钓鱼”游戏,诱导中老年人不知不觉落入“温柔陷阱”。
讲座上,云南靖节律师事务所张京主任提醒中老年人:保健食品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但不是药品,无法治疗疾病。消费者应注意防范“价格越贵越好”“保健食品能保人长寿”等误区,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食用保健品。在购买保健品时,除了认准标志和批准文号外,还要仔细察看包装上的厂名、厂址、联系电话、有效期限等,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遇到消费纠纷及时依法维权。
他呼吁,中老年人在选择保健食品时,最好提前与家人商量或咨询医生。为人子女者,平时要多陪伴自己的父母,给父母多讲讲保健品的相关常识,让老年人不再孤单,让骗子没有机会行骗。
案例:老人踊跃登台讲述被骗经历
主讲人还现场宣讲了保健床垫销售套路、免费旅游如何坑人的大量案列。在宣讲过程中,一些经历过同样骗局的老年人忍不住接过话头,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70余岁的李先生参加某企业组织的老年人保健宣传活动,被诱导购买了17940元的保健品;刘女士为了购买所谓的日本皇室磁疗床垫、磁疗仪以及虚假的银行理财产品等,花光了自己的养老钱,生病了连住院费都没有;王先生曾经参加过去澄江旅游的免费旅游团,没想到去了才发现旅游团变成了购物团,在工作人员威逼利诱之下,大部分人都购买了主办方推荐的保健品……课堂上,中老年朋友们热情高涨,踊跃登上讲台分享自己的经历。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Q5E3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