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上海这样守护“大健康”

2019-03-18 12:35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24 次

  人均期望寿命83.37岁,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3.01/10万,婴儿死亡率3.71‰……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十多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在本地居民受益的同时,上海已经成为全国异地患者流入最多的省份,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能力不断增强。

  如何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打下扎实的健康基础?面对新的重任,上海将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大医院要强,医疗点要广

  “从过去资源短缺造成看病贵、看病难,到之后医疗费用攀升导致看病贵成为焦点,再到现阶段依然一定程度存在的看专家难、住名医院难、医患缺乏信任……在不断呼应百姓需求进行改革的进程中,上海健康管理的模式日益清晰、成熟。”医改专家、上海市红十字会原副会长张钢说。

  问题就是导向。上海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5272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设医联体,每个郊区至少有一所三级大医院。

  不仅大医院强,基层医疗网底也要强,上海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作为全国率先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城市,上海如今共有注册家庭医生8291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满意度连续两年居“沪上十大行业服务质量测评”首位。630万居民与医疗机构“1+1+1”签约,区级医院和社区门急诊总量占全市的60.1%,居民就医重心下沉。

  坚持公立医院姓“公”,近年来,上海推进医改进入深水区,着力形成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实施医药分开,全面实现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价格零加成;创新监管,建立大数据支撑、科学合理的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正向激励;推行综合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预算约束和绩效考核,提升现代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预防为先:资源用在刀刃上

  应对甲肝,抗击非典、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全国率先消除血吸虫、丝虫病、脊髓灰质炎、疟疾等疾病……经历一次次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考验,上海15年来连续四轮建设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强身健体”。

  目前,上海市民可免费获得12大类42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降低到2017年的161.31/10万,持续处于历史低位。

  为争分夺秒抓住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上海构建水陆空立体化医疗急救体系;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3.6公里,每3万人口拥有1辆救护车,平均反应时间12分钟,并拥有了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

  上海在卫生资源配置中不断向“老”和“小”等特殊群体倾斜。全市大力加强医养结合和老年护理,积极推进康复医院转型,在283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立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模式,让生命终点充满温情。

  为保障每一位母婴安全,上海建立市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编织妇幼生命救治网,实现母婴保健、妊娠风险干预、疾病筛查等均等化服务。

  “为什么上海能创造优异的卫生产出?”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关键就在于预防为先,把卫生投入和优质资源用在了刀刃上。”

  抓住“龙头”:“顶天立地”培养卫生人才

  上海优质医疗资源集聚,拥有三级医院50家,18家三甲医院名列全国医院排名榜前一百位,一批国际医院应运而生;以牢牢抓住学科和人才为龙头,把医学科技创新和推进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紧密结合。

  “顶天立地”培养卫生人才,上海通过多轮梯队建设计划和重点培养,培育了35位两院院士,造就了血液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等16项优势学科和38个临床医学中心,以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技术诊治来自国内外的疑难疾病患者。

  怎么使基层医生可亲更可信?上海连续实施“社会人”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全国推广,从制度上保证临床医师培养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8年来,超过1.3万名住院医师获得培训合格证书,1500余名全科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分时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导诊、排队叫号……信息化带来的就诊方式改变,正在闵行等区域成为现实。上海各区纷纷建设影像、临床检验、心电三大诊断中心,组建“互联网+”区域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引导居民在社区检查再由上级医院诊断,方便就医、减少奔波,降低负担。

本文标题:看,大上海这样守护“大健康”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Q5a4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