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11月5日至6日,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开幕。本届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承办,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等跨国医药企业以及国内高校、院所、医院、企业代表500余人受邀出席或参加了会议。
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是聚集全球医药健康领域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展示并发布北京生命科学领域最新技术成果,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企业走向世界、接轨国际的重要平台。从首届至今,论坛始终以“透视产业现状,解决发展问题,构筑健康未来”为宗旨,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在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面向国内外医药健康领域高校、院所、医院、企业,就不久前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行了全方位解读。《行动计划》遵循医药健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瞄准瓶颈问题和共性需求,聚焦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医工交叉新兴业态、高精尖医药产业等重点领域,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要素、强化协同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将为北京市未来三年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引导。
中外医药人才共话行业大趋势
11月5日下午两点半,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会场内人头攒动,从世界各地赶到此处的医药行业领军人才,在静静等待这场行业盛会的开幕。
从1997年至今,经过22年寸积铢累,论坛从稚嫩走向成熟,形成了“学术气氛、专家身份、战略方向”的独特视角,在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论坛团结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企业家和决策者,成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极”。扬子江药业、以岭药业等企业通过论坛了解北京、关注北京,最终投资北京和创业北京;默克、拜耳、诺华、赛诺菲、诺和诺德等跨国药企的决策者,相继启动与北京的合作,加快了投资中国、投资北京的进程。
论坛碰撞产生的一批影响深远的观点已融入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论坛汇聚的全球专家资源曾提出“生物医药产业首先是战略产业,其次才是支柱产业”、“产业跨越发展应把80%的资源集中在20%的支持对象”等观念,均已融入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团队式引进作为当前人才引进的重点”、“发展非专利药产业应聚焦最后一公里”、“北京应抓住国际机构来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等已成为推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论坛始终关注着医药界杰出人才的成长,一批批优秀的海外学子陆续归国创业。截至目前,200余位海外高端人才在京创业和发展,甘李药业、百济神州、神州细胞、康龙化成、百奥赛图等留学生企业正在成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中坚力量。
据主办方介绍,第二十二届论坛更加突出全球视角,多维度阐述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对接企业需求,营造企业创新生态,推动原始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在开幕式以及大会报告的基础上,论坛还组织召开了“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工作会,和新治愈时代-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医学影像分析与精准诊断、合成生物学指导的新药研发与疾病诊治、分享与合作-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百人论坛、创新药研发服务关键技术平台突破与发展等5个专业分组会,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更多的前瞻行业观点。同时,北京市科委向特聘专家颁发聘书,正式对外组建“行动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
北京医药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级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一南一北、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承载了80%左右的产业份额。“南部”以亦庄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核心的高端产业基地,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研究、医疗服务等上千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包括一批知名生物医药跨国企业,如拜耳、赛诺菲等世界百强药企,GE、瓦里安等医疗影像领域龙头企业;也包括一批规模实力较强的内资企业,如泰德、悦康、百泰等。
北部研发创新中心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与海淀、昌平的综合研发创新优势融合,生命科学园入园企业涉及生物及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研发外包、科研仪器及试剂开发等五大门类,已成为国家级生命科学和新医药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基地。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319131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