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德明:“五个输送”“四个链”提振非公立医
浙江在线-健康网10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尉洁婷 通讯员 王回南)“作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全国唯一从事社会办医和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国家一级协会,正在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来推动这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今天上午,浙报三端融合新闻直播间邀请到了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他在直播间对非公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标准化建设进行了解读。
五个输送、四个链:抓住重点提振非公立医疗
从研究员、教授转型为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者、负责人,从中国医师协会到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郝德明正是看好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才会投身于此。
据统计,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46万多家,占全国医疗机构的45.5%左右。其中非公立医院已经达到2万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64%——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最近几年来,数量的发展每年以同比15%增长,它的服务量每年以18.5%左右增长。
郝德明表示,虽然现在全国非公立医院每天有7~8家医院开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多元化办医的格局在逐渐形成,但这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量还比较小。
“总体服务量占全国服务量20%左右,质量和数量不相匹配,有各种原因。”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全国唯一从事社会办医和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国家一级协会,主要聚焦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行业服务、行业指导。
非公立医疗机构最缺什么?“缺医院科学管理、缺学术科研、缺医疗技术、缺卫生人才、缺品牌建设。”郝德明表示,作为国家一级协会就围绕这“五个缺”,为会员单位提供“五个输送”。
除此之外,作为由社会资本主办的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也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协会也坚持“四个链”的建设作为全行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产业链为动力,以学术链为标准,以人才链为核心,以资金链为保障。
如何引导行业发展:标准化树好行业“活名单”
“我们成立四年来,已经推动了全国16个省级城市成立地方协会,成立41个全国性分支机构,大部分覆盖了行业各个专科领域来推动标准化建设。”
郝德明表示,自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标准领衔。
“我们总结了国内外医院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社会办医的实际,研究制定了社会信用等级评级的管理办法和标准。”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2家医院成为国家级3A级医院和国家级五星级医院。
“这些品牌树立之后,就起到负责这个行业正能量,树立了一批活名单,推动了全行业的行业自信、行业自律和行业自强。”
为什么要做标准?
一方面是为行业提供典范,另一方面,“双评”的结果也是和行政管理相挂钩的。郝德明副会长透露,从医疗机构的年度校验、医疗保险的签约延续、医疗机构评优评、政府医疗资源配置、营利性医院上市的证券化管理以及医院融资贷款7个方面相挂钩。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专业发展,协会一方面强调抱团取暖,发起建立了全国多学科医疗协作体系培训平台,简称“医协体”并即将出台《促进医协体和医联体融合发展的工作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建立各个专科的技术标准,促进社会办医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临床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920263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