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40年] 全市卫生系统服务和保障能力极大
1978年,全区共有公社卫生院及以上医院217处。至2016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达2870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1978年,全区公社卫生院及以上医院共有职工1.1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71人。至2016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4520人,是1978年的2.8倍。1978年,全区每万人拥有医疗人员6.3人,护理人员5.6人。至2016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63.02人,卫生系统的服务和保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实行医院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设置趋于合理
1978年,惠民地区共有公社卫生院及其以上医院217处,其中县及县属以上医院37处,全民所有制县分院63处,集体所有制公社卫生院117处。
1988年,全区107处乡镇卫生院全部划归乡镇政府管理。
1991年,山东省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将地级及地级以上医院设定为三级医院,县级医院为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为一级医院。
1994年9月,贯彻实施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将医疗机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1996年6月,地区卫生局制定《滨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全区医疗机构进行调整,使布局更趋合理。是年,全区有三级医院7处,二级医院24处,一级医院100处。
1998年5月,地区第三人民医院与地区人民医院合并。
2000年,全区有乡镇及其以上医院124处,其中县及县级以上医院30处,包括中医院6处、医学院附属医院1处、结核病防治院1处、妇幼保健院1处、精神病防治机构1处;乡镇卫生院94处。有三级甲等医院1处,三级乙等医院3处,二级甲等医院4处,一级甲等医院33处,47所医疗机构获“爱婴医院”称号。
>>>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深入推进行风建设
2000年,在全行业开展了以“一满意、四规范” (满意在卫生,规范检查、规范用药、规范收费、规范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001年,“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全部实行门诊、住院费用明细单制度,全市各二、三级医院全部实现了院内计算机网络化,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实行绩效工资制。
2001年,对口腔、手术类1800多项收费下调了10%,全市二级医院对十几种疾病实行了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度。
2004年,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对全市有关专业的医疗质量统一管理。
2007年,在二级以上医院实行了20余种病例的单病种限价,三级医院住院、手术疑难重症病人增幅明显,制定了《全区卫生系统纠正医药购销活动中不正之风的实施意见》,对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注重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重点抓医院工作“双十条”和“五项制度” 的落实;大力推行整体护理工作,落实院长查访和院长值班制度,强化了日常质量的监督检查,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
2012年,博兴、惠民、无棣、阳信、沾化五家医院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和PACS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改造基本完成,卫生信息化建设再上心新水平。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摸清底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督促企业加强管理,做好职业性健康保护,放射卫生、劳动卫生、消毒管理取得了新的成效。加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宣传贯彻力度,客观公正处理每件医疗纠纷,保护了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医疗服务资源供给
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左右,步行15分钟可达的原则,每卫生室覆盖人口2000至3000人,统一规划了1287处农村社区卫生室,覆盖全市5279个行政村。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395家村卫生室,村级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增加医疗供给。
自2014年起,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启动实施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为乡镇卫生院购置救护车、医疗设备3000余台件,招聘卫生技术人员,新增业务用房,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人员和医疗器械配备均达到省级标准。
不断增加医疗资源供给,2015年5月,市公共卫生计生中心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建成新的外科楼、医技楼、妇科儿科楼和门诊楼,市中心医院建成新的门诊楼、住院一部、传染病楼、后勤楼和7万平方米的病房楼;实施“三院一中心”项目建设。
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社会办医的实施意见》和《加强我市民营医院管理的十项措施》,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服务环境,引导民营医院依法执业、诚信经营、健康发展,社会办医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创新实施信息化建设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0120545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