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基层医院的病人多了,人才缺乏成发展“瓶

2019-04-03 06:04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64 次

  交汇点讯“去年,我们医院的外科手术量增加了90%。”最近,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对去年的工作量进行了盘点,发现近几年来医院的业务增长量一年比一年明显。

  无独有偶,只有127名职工的南京市铁心桥社区医院业务量也在增长:2018年外科门诊30627人次,一级手术782例;二、三级手术205例,其中普外科手术88例,骨科手术87例,肛肠科手术30例。

  从当年的门可罗雀、病人信不过,到现在医护人员忙里忙外、分身乏术——在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院长张革看来,这是江苏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取得成效的最直观体现。张革说,南京市红十字医院虽然是二级医院,但近年来通过医联体,利用三甲医院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正全面快速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仅使得老百姓在二甲医院就能得到三甲医院的大专家的诊疗,还能解决三甲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等问题。

  “很多比较复杂的手术,我们现在也能做,而且做得和三甲医院一样好,病人信得过。”张革告诉记者,去年十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与南京鼓楼医院胸痛、房颤等五个医疗中心签署了多中心医疗合作协议,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渐形成,来这里的病人可以享受与大医院同质的服务。

  据介绍,早在2002年,该院就挂牌成为全国首家惠民医院,低收入人群在就医过程中享受相关费用“减免和减半”。而如今,困难群体的获得感更强,“他们在接受肿瘤、关节置换等大手术时也可申请医疗救助,基本免费。”

  40多岁的孙先生便是获益者之一。因患贲门失弛缓症,孙先生需进行手术治疗。可考虑到上万的费用,家庭收入很低的他迟迟没做手术。慕名来到红十字医院后,消化内科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很成功,而且减免了我大部分手术费。”73岁的石奶奶4年前右股骨头坏死。“即使选择国产关节,也须自费1万多,我只能咬牙硬扛。”前阵子,石奶奶听说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针对低收入人群的髋关节置换、宫颈癌、卵巢癌等大手术可申请医疗救助,费用全免,她看到了救治的希望。日前,石奶奶顺利手术且康复出院。她算了一下,自己掏出去的费用只有住院14天的伙食费。

  铁心桥社区医院“当家人”吴胜利认为,小医院如果与大医院比人才、设备、技术,肯定是拼不过,但小医院也有大医院没有的优势:小医院环境安静,医护人员服务周全到位,更关键的是随着分级诊疗的实施,小医院也能看一些“大”病了,而且费用有着大医院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次,小医院要走特色科室建设的路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近年来,医院“疼痛科”建成省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外科、口腔科、糖尿病专科”建成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符合社区居民需求又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室方向。

  “环境安静,离家近便于亲人照顾,关键还能看好病,当然老百姓就愿意来看病。”吴胜利说,有位患者小腿骨折需进行手术治疗。他在咨询了南京多家三甲医院后,毅然决定在社区医院接受手术。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患者很快康复。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又能方便家人照顾,更节省了近一半的手术费用,这让患者非常满意。

  不仅在南京,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以及医保政策向基层的倾斜,在苏南苏北地区的基层乡镇卫生院业务量也都出现猛增。常州金坛区直溪卫生院刘尖兵院长告诉记者,三四年前,医院的日门诊量只有150人次/天左右,现在增到300-400人次。“现在乡镇卫生院有了CT、彩超、腹腔镜、关节镜等先进设备。一般的检查不用往大医院跑了。”

  基层医院,百姓看病方便、便宜,省心省力,然而一个没法解决的难题是人才缺乏。刘尖兵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医院有75张病床,但医生只有27名,护士不到30人,比如B超室只有一个人,如果家里有个急事只能关门;麻醉科只有2个人;全体职工平均年龄超过45岁了。“天天有科室主任追在我后面要人,每年也都去招人,但就是招不到,没人愿意到乡镇来。”

  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王甜

本文标题:选择基层医院的病人多了,人才缺乏成发展“瓶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0320X1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