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也要注重自身“健康”
    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也要注重自身“健康”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大型公立医院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理应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如今,随着医改不断深化,“一号难求”“一床难求”不该再是大型公立医院应有的景象。大型公立医院也要重新进行梳理,明确其定位、功能和使命。建设什么样的大型公立医院?怎样建设大型公立医院?如何定义大型公立医院在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功能、角色与使命?这些,都关乎大型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大型公立医院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关注自身“健康”,才能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大型公立医院要实现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的焦点是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医疗服务也因此“以疾病为中心”。在后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的焦点不再仅仅是疾病,还关注了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医疗服务也随之演化为“以患者为中心”。而在新时代健康医学模式下,医学的焦点是健康和功能完善,关注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多个健康维度。这种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要求医疗服务体系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转变,在原有功能基础上赋予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功能。
    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高度哲学概括,是人们对生命过程、健康及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历史总结,并据此指导卫生健康工作实践和医学教育。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医学工作者重要的理论武器,因此,医学模式的演变是促进公立医院功能完善的客观要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公立医院的性质经历了从“社会福利事业”到“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再到“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反映了投资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定位和变迁,十八大以来则更加明确了公立医院的性质和“人民共建共享”的价值导向,表明要集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力量来办好医疗卫生事业。笔者认为,任何一个机构或组织的属性源于其生产、经营、提供的产品,而医学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因此,新时代公立医院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应当具有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和经营性。其中,公益性又应当是基本属性。对于医院的几个特性,笔者认为还有几处需要着重讨论:
    首先是医院的公益性,一般指其提供的部分医学服务具有公益性。医学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征表明,医院不仅可以提供纯公益性医学服务、准公益性医学服务和半公益性医学服务,还可以提供私人医学服务和混合性质的医学服务,这几种医学服务是稳定的、同质的。此外,医院的公益性,并不是指医院要亏本提供公益性医学服务产品,尤其是与医院的性质和经营行为无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当与政府的补偿和采购政策有关,也应当需要政府买单。
    其次,医院的服务性指医院是提供医学服务的机构,而不是生产性的社会组织机构。医学服务是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为目的的无形产品,优质医疗服务具有五大特征,即需求性、可及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公立医院的服务性和医疗服务的特点导致了两个现象,一是医院提供的医学服务具有正外部性效应,尤其是在一些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上,可以提高社会全体福利水平;二是医学服务评价的主观性。因此,医院整体和医院的医疗服务个体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客观标准。
    再次,医院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指医务人员,需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医药护技等岗位都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
    最后,医院的经营性一般指医院作为提供医学服务的社会组织机构,而不是政府职能部门,其可持续发展要遵守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率等经济规律。同时,医院也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承认医学服务市场和竞争的存在——医院竞争服务对象和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对象竞争优质医学服务。同时我们更要强调,医院作为医学服务的提供主体,在深化医改过程中,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更要完成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综上所述,公立医院的五大属性是促进其功能定位完善的内在要求。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5/050H6024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