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寒冬腊月的高发疾病

2019-02-11 07:00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48 次

  人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冬至已过,还有数日便将进入“冰上走”的“三九天”(2019年1月8日—1月16日为“三九天”)。那么低温易诱发哪些疾病呢?“外部器官组织在低于其耐受温度时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损伤,如皮肤冻伤,但可以通过保暖衣物进行有效防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郑军表示,对于身体内部器官而言,心血管受温度影响程度较大。

  根据2018年1月份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心血管病死亡凭借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的占比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据推算,心血管病患病人数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其他心血管病以脑卒中(又称“中风”)、冠心病居多。

  郑军表示,秋冬季为心血管疾病高发季,主要由于低温环境中,神经系统会对外界物理刺激进行应激反应,调节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血黏度增加等症状,很容易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等,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和恶化几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极端天气下,男性比女性更“脆弱”。“炎热天气时,多日平均气温超过25℃,每天女性死亡人数每百万增加11人,男性增加17人。寒冷天气时,气温降至-23℃以下,则女性死亡人数每百万增加15人,男性增加20人。”研究数据显示,某类疾病确实表现出男性的患病风险高于女性,尤其是易受天气影响的心血管疾病。《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显示,2012年我国大于或等于18周岁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均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男性和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47.0%和33.5%;2013年对中国31个省17万余居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男性也高于女性,分别为11.7%和10.2%。而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均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如何规避或降低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力?“坚持锻炼是有效提升机体健康水平的方式。不要随着天气转冷,就逐渐‘窝’在室内,继而减少户外活动。”在郑军看来,除控制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外,适当的运动可使正常人及心血管患者的内皮功能改善,对防治心血管病起到有益作用。

  推广到其他疾病的防控场景中,“动起来”也是有关提升自身免疫力的永恒话题。当然凡事有度,劳累过度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如何把控好“度”的问题,要视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需听从医师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保持饮食有度、心态平和也是另外一种有效手段。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立秋之日通过“吃肉补膘”将“苦夏”减轻的体重补回来。虽是民间习俗,却也揭示了人们普遍在秋冬季饮食过度的现象,这也是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病症的诱因之一。

  临床上也有许多心血管病患者由于情绪激动,引发心绞痛、血压升高,甚至过于悲痛发生心肌梗塞而死亡。因此,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遇事不紧张、不激动,“佛系”一些更健康。

本文标题:警惕寒冬腊月的高发疾病 - 疾病百科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111D5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