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我市医疗卫生事
精心手术
入户问诊
悉心诊疗
改革开放四十年,恍如弹指一挥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民生之本,承载了太多回忆与期许;四十年来,她的发展脚步太匆匆,虽然不能停下来歇脚,但是终于迎来了梳理、总结的契机。改革开放四十年,兰州医疗卫生事业历经数次变革,正沿着一条健康向上的道路发展,这座城市的人民也在这条路上大踏步前行。
用一串数字记录……改革开放四十年,兰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人们健康发展指标来看,婴儿死亡率从1986年的36.75‰减少到2017年的3.08‰,孕产妇死亡率从1983年的107.70/10万减少到2017年的24.91/10万,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将达到74.5岁。从卫生资源配置指标来看,各类医疗机构数从1978年的824家增加至2017年的2225家,医疗机构床位数从1978年的8920张增加至2017年的26417张,卫生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17876名增加至2017年的35251人。卫生机构用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1.05万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221万平方米。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针对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兰州市鼓励多渠道筹资、多种形式办医,逐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医的新格局。通过公立医院改革,调动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全市医疗服务规模、条件、水平和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大幅度增加,有效缓解了由于卫生资源短缺造成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突出矛盾。
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就医条件提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精挑细选的百万余名农民一边卷起裤管下地劳作,一边当起了乡亲们健康的守护者。已退休十年之久的、原榆中县银山乡卫生院院长朱存仁,就曾是中国百万赤脚医生中的一员,这位有着黑红脸膛的七旬老人从医50余载,他的行医道路就像一本书,记载了兰州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改革开放前夕、改革开放数十载以来的历史变迁。而朱存仁的故事只能算作兰州医疗卫生改革的一个缩影。
2008年年初,政府解决了朱存仁的身份问题,他成了真正的“公家人”。然而,赤脚医生的经历始终令朱存仁难以忘怀。他说:那段日子是他用青春和满腔热忱浇灌的时光,他永远忘不了乡亲们解除病痛后,报以的真诚笑脸和那一碗热汤面的情意。
朱存仁说他“盖”过三次房子,第一次是把打磨沟医疗站的三间破房推倒重盖,第二次是1977年到银山乡卫生院当院长后,盖了14间土坯房,最后一次是1992年把卫生院变成了砖混结构的大瓦房。然而,真正的改变是在2005年5月间,农村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彻底改变了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面貌。
十年前,朱存仁退休了。从医数十载,朱存仁见证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从一穷二白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见证了农民群众从医疗知识极度贫乏的昨天,到理性对待生命健康的今天。
张琳是七里河区居民。以前,她和许多人一样不太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个感冒都要往大医院跑。之所以对社区医疗机构不信任,无非是人们对其医疗服务质量尚存疑虑。然而,几年前的一次就医经历彻底改变了张琳的想法。她说,那场病来得突然,当体温计显示为38.7℃的时候,她不得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走进中心,张琳发现这里环境整洁清爽,设有全科、内科和中医科诊室,挂号窗口前没有排成长队的患者。因为不用排队,张琳很快就与医生“面对面”了。少时,张琳就被安排躺在病床上开始输液。在她输液的过程中,护士不时来病房巡视,照顾她和旁边的几位“病友”。后来,护士发现张琳鼻子不通气,就为她冲了一杯感冒灵冲剂。一杯热气腾腾的药水喝下去,张琳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她说,也许当时是心理作用,不过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确实让她感觉很温暖。同时,费用低廉也是她没有想到的,两天的治疗下来,她总共花费了不到100元钱。现在,张琳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就会求助社区医院。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253139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