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医生“下沉”看病不难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 黄慧仙)作为全国医改先行地,浙江于2012年开启了联结城乡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在这场基层医改中,海宁市中心医院转型升级为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老百姓们不再为了手术、复诊舟车劳顿,一位位城市医生把技术与情感“沉”在当地。
40年波澜壮阔,钱塘江畔的人们没有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基层医改的参与者,海宁市中心医院院长陈旭东与同事们始终在坚持做好一件“关键小事”:让基层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 一场新的医改 /
上午9点,当记者走进海宁市中心医院4楼的一间手术室时,一台由陈旭东主刀的静脉曲张手术正在进行。无影灯下,敏锐的眼神,细致的动作,勾勒出一位血管外科医生专注的身形。
这是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陈旭东“下沉”海宁的第三年,一位当地的患者向他这位省级医院专家竖起大拇指。“有了你们,我们也能在‘家门口’治病了。”
“双下沉、两提升”改变了什么?
2015年7月,省人民医院结合总院的优势专科、“拳头产品”,投入5000万元资金,在海宁市中心医院建设“浙北微创外科中心”和“浙北泌尿肾病中心”。“两个中心”依靠省人民医院强大的学科优势,以点带面,推进了这里龙头学科的成型与发展。
“以前医院一年开展的微创外科手术只有30多例,现在我们一个星期就超过了40例。”陈旭东说,普外科作为“微创外科中心”的龙头学科,可开展腹腔镜下胃癌、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多项技术填补了海宁市的技术空白。
改变的不只有海宁市中心医院。几年间,在省人民医院的精准帮扶下,淳安、天台、桐乡、南浔等地的托管医院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陈旭东看来,“双下沉、两提升”所要改变的,既是医疗技术水平、人才队伍,还有医院方方面面人文关怀的细节。
穿过医院底楼大厅,记者看到,大厅长廊边坐落着一家名为“芸台书舍”的雅致书店。这是一家24小时亮灯的书吧。“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晚上赶来看急诊的患者和家属,他们同样需要温暖的灯光。”陈旭东说,用心对待病人,才能真正打造一家有情怀、有温度的医院。
/ 一个朴实梦想 /
穿过海宁市中心医院明亮温暖的大堂,跨过这里如今成长迅速的医疗技术与资源,时间回到上世纪——
上世纪70年代,陈旭东出生在绍兴的一个小镇上,一件家中小事,让这名小镇青年萌发了治病救人的愿望。1992年,陈旭东高二时,父亲不幸被查出患有肠道癌。“那时候,整个家庭都变了,看着父亲那么痛苦,我们却一点办法都没有……”陈旭东说,因为当地有限的医疗技术条件,父亲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最终不幸去世。
父亲的病给了陈旭东极大的触动。高考结束后,他把全部志愿都填了医学院,并最终以第一志愿被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录取。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医学院里,从全国各地而来的优秀青年怀揣梦想,发愤图强。
新的世纪来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加快建设“卫生强省”发展战略,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建设卫生强省的重中之重,在全省各地,城市医生们手提就诊箱,踏遍一个个村庄,走进一座座卫生院,为浙江的“农民健康工程”写下浓重一笔。
毕业不久的陈旭东也成了其中一员。那几年,他与青年医生们背着药箱,在武义、青田、景宁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城乡之间的医疗差距依然很大,老乡们的健康理念很落后,我们认为稀松平常的事,在农村却很稀有……‘家门口’的医疗需要更多改变。”频繁的下乡经历,让陈旭东感受到了他们这一代医生的责任。
经过多年实践,浙江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开始向“最需要的地方”倾斜。
2012年底,一项民生工程在浙江拉开序幕——推动“医学人才、城市医院”“双下沉”,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两提升”。海宁市中心医院(原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首批试点,接受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
“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开展至今,海宁市中心医院共经历了三任院长。“一开始是摸索期;后来,医院改革逐渐步入正轨,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第三任院长,我进一步巩固基础,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历数几任院长在此留下的印记,陈旭东说。
正是在一任任院长的接力中,“下沉”专家们逐渐开辟出一条基层医院改革之路。一系列变化开始在海宁市中心医院发生。
/ 一位基层院长 /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B14R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