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吉顺 患者没有义务去理解医生
田吉顺,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任主治医师,处理高危孕产妇及难产患者逾万例,同时长期致力于医学科普工作,是知乎大V,现任丁香医生医学总监。最近,他的《产科男医生手记》一书出版。书中讲述了他十余年从医生涯中在产房内外经历的一个个真实故事,也记录了他对现代医疗和医患关系的思考。
《产科男医生手记》 作者:田吉顺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年1月
新京报:为什么在作为一名医生的本职工作之外,你愿意花费许多精力在知乎上回答问题,以及写书出书?
田吉顺:最早是因为我看病时发现大家问的问题其实都很相似,我就想,我把这些写下来发到网上,能被更多人看到的话,接下来再来问我类似问题的概率就会下降,那我就可以省事一点。
新京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不是因为我们在医疗方面的科普,包括医患之间的交流还是很不够?
田吉顺:其实是出在误解上。医生认为患者应该知道,但患者并不知道;患者以为这是什么样的,然后医生没有那么做,患者就觉得医生怎么能这样?很多误解就这样出现了。这种信息不对等是有必要去弥合的,尽管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等,但可以降低它的程度。这不仅对患者有好处,对医生也是有帮助的。
新京报:《产科男医生手记》嵌入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当中,这让它更好看。能感觉到你为了讲好这些故事,是花了心思的,写作的时候是非常注重这方面吗?
田吉顺:对,你不能只站在医生的角度去讲。从患者角度来说,我对你说的东西不感兴趣,你一定要塞给我,我就不想看了。大家都爱看故事,在消遣的过程中,能够不那么有压力地获取一些科普信息,这是相对更容易让大众接受的形式。
新京报:这种视角和叙述方式上的选择,是你这几年在网上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吗?
田吉顺:我在知乎时间蛮长了,越往后越会发现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是完全从自己、从医生的角度出发的,认为大众应该知道这些。之后慢慢会发现,这个角度是偏的,你应该去从读者、从大众的角度思考,他们想知道的是什么?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新京报:这几年国内的出版界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医学纪实类作品,你有关注吗?
田吉顺:对,像阿图医生的几本书,还有保罗·卡拉尼什的《当呼吸化为空气》,以及《众病之王:癌症传》等等,我都看过一些。在我看来,这些内容还可以更实用一点,讲得更轻松、更简单一点。比如和阿图医生的书比起来,我可能更喜欢《当呼吸化为空气》,因为在这本书里,医生本人也成为了患者,所以它后半部分是从一个患者的视角来写的,但由于他本身是医生,他又会非常好地感受到这种冲突。
新京报:那反过来,你觉得患者怎么样才能更理解医生的处境和选择?
田吉顺:我认为患者没有天生的义务去理解医生。如果一个患者理解医生,那你需要去感谢他;如果他不去理解,那这是他的本能,是人的天性。应该付出更多的是医生,这是医生的职业要求,是义务。医生和患者能够互相理解,这是一个理想,是最好的结果,我肯定是很期待,但是你不能去要求患者理解。
新京报:这几年医患矛盾、医患冲突是很受关注的话题,这种冲突怎么才能更好的化解?
田吉顺:所以说这件事情是需要沟通的,我在书中一开始就说道,医患冲突的很大原因在于,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只不过其中存在一些误解。我们希望把这件事情真正的矛头找出来,让大家认识到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当然在这一点上,医生的认知应该是更清晰的,因为他毕竟受过专业的训练。
新京报:你在书中谈到医学的不确定性,能就此再讲一讲吗?
田吉顺:大家会天然地认为医学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总能解决各种问题,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非常非常渺小,人定胜天其实是不存在的,还是有很多无力的事情,你就是要去接受。
但是,人性就是希望有控制,只要有不确定性,就要焦虑,所以大家当然希望医学是确定的。从患者的角度,这种期待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静。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有医生方面的问题,医生有时候会过度强调医学上的确定性,比如医生跟患者讲,什么东西就导致了什么结果,你现在这样就是保胎保的……这样的话说出来时,言外之意就是说我能够控制结果,就是在给患者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一方面,是医生为了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来体现职业上的价值,把医学的能力夸大了。所以,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要做好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准备。
采写/新京报记者李妍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c032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