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建言保健品市场监管,建议集中在四个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就保健品市场监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据澎湃新闻()记者梳理,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明确标示保健品、全民监督举报、加强科普宣传、提高违法成本。
建议一:明确标示不误导消费者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辽宁代表团的赵明枝代表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品市场、铲除保健品行业乱象的建议》。他说,应要求保健品内外包装和说明书以及所有广告和宣传资料的显著位置注明“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请在正规医院医师指导下就医”之类的字样。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类似内容也出现在全国人大代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姚鹃的建议中。她在《关于保健食品监管及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应尽快出台保健食品标签管理规定。标签上应能通过设计、标识等形式明显和其他食品、药品区分开来,产品名称通俗易懂,标签内容用词科学简洁。保健食品标签的特别提醒区的文字内容应修改为“保健食品仅具有调节机体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现在有保健食品名称为‘雪域藏家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西洋参胶囊’,字数多达19个字,且看不明白是什么产品。应尽量能让消费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费,不误导、不夸大。”姚鹃说。
今年两会上,来自河北团的张军代表也提交了《关于持续发力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监管的建议》。建议中提到,应加强保健品广告管理,规范宣传行为;不得在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广告中夸大功能范围,作虚假或者误导性宣传;保健品经营者如果举办宣传会、推介会、说明会,等应到当地市场监管和治安执法部门报备。
建议二:鼓励全民举报监督
澎湃新闻注意到,多位代表在建议中提到“建立投诉、举报机制”。例如,赵明枝表示,应当公开监督举报电话,邀请群众参与社会监督,逐步建立群众举报违法保健食品机制,利用网站、新闻媒体等平台集中曝光违法行为。
张军也建议,对由于使用保健品出现不良反应而投诉到相关部门的,应立即受理;并且以适当的奖励方式鼓励公众对非法保健品进行举报,让虚假保健品无处可逃。
“对抽检不合格的保健品应当在主流媒体予以曝光,警醒百姓 ,防止继续上当受骗。而对于媒体、网站、公众号等为了利益发布的虚假广告和信息的,也应予重罚或取缔,或者纳入失信黑名单。”张军说。
建议三:加强宣传科普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在题为《关于规范保健品管理的建议》中建议,应加强对保健品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导老年人远离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作为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比较,专业知识含量高,普通消费者对于保健品的真假以及质量缺乏甄别能力。加强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对违规宣传和假冒伪劣产品的辨识力很有必要。”罗杰说,“应多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养生、疾病预防、保健品识别等讲座,帮助老年人掌握一些常用的保健知识,提醒老年人采取正确的保健方法和购买可靠的保健品,防止被骗。”
姚鹃也建议,应由中国营养学会和各省市营养学会组织,由专业的营养师免费对广大人民群众定期进行营养科普讲座,并宣讲虚假宣传的案例;只有提供了免费的专业服务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只有知识才是打击不法分子最好的武器。
罗杰还建议,应多多关注和关心老年人的健康和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健康检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和娱乐活动需求,让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获得精神寄托,防止老年人因感情空虚被不法推销商利用。同时,子女也要加强对父母的身心健康关心,而不仅仅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保障。
建议四:提高违法成本
罗杰在其建议中提到,应当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保健品涉嫌欺诈行为的执法力度;通过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更严的惩处措施,改变保健品领域违法成本过低的现状;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使怀揣侥幸者望法律红线而却步,不敢碰触;同时,建立权威的健康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动态报道我国保健品监管情况。
赵明枝也提出,应建立市场监督、卫生健康、公安、城管执法及广播电视等多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共同出击维护保健品市场正常秩序,严厉打击保健品行业各类不法行为;开展不定期集中整治,重点针对租用场所通过集会宣传出售保健食品的行为,重拳整治故意夸大成效、哄骗消费者的销售模式。
“认定为犯罪的要快速吊销牌照,并将嫌疑人移交司法机关。对一些情节恶劣的案例,应提起公诉。”赵明枝说。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张军还特别提到,应明确保健品销售人员的准入条件,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实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培训记录和从业档案;在完善保健品经营企业档案的基础上,逐步对保健品经营者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91CW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