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重庆医界"花木兰"
原标题:【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重庆医界"花木兰"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但对很多奋战在一线的女性工作者而言,这只是普通的一天。
而有这样一些人,她们奔忙于医院各科室,以救危扶难、解决群众就医问题为己任;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姿驰骋职场,仿若现代花木兰;同样也以别样的优雅与玉兰之姿,成为代表健康行业的一道靓丽风景。
为此,华龙健康网特别策划重庆医界“花木兰”,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女院长,聆听她们的心声,体会她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甘苦。
木兰访谈(一)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院长 马渝
马渝,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院长,硕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从事ICU、急诊、心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年,对心血管常见疾病、疑难病的诊断及内外科危重症的诊治及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急救女掌门的2018 让120“上天入地生根发芽”
按照惯例,每年“三·八妇女节”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工会都会组织单位女职工去踏青、爬山,然而掌门人马渝却说:“我今年准备给自己放半天假,用这半天时间找在院的男主任们聊聊各自的想法,还留点时间,在办公室把参编的两本书赶一赶进度。这对我来说也算是放假吧!”对于马渝来说,能坐下来做做案头工作就已经算是休息了。
一份让120“上天入地生根发芽”的年度计划
“120指挥中心要改造,航空救援联盟要成立,医疗救援体系要提出优化建议……”说起今年的重点工作,马渝如数家珍,履职院长职务刚一年,她脑袋里时时刻刻想的就是如何把紧急医疗救援的距离拉的离群众更近,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根据马渝和同事们的规划,2018年重庆急救医疗体系的规划可以用“上天、入地、生根、发芽”四个词来形容。
“上天”:即建立航空救援联盟,这得益于去年7月空中急救通道的启用,而今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将牵头组建全市航空医疗救援联盟,计划两年内覆盖全市。
“入地”:是指扩大高速路驻守项目的规模,在长假期间将120救护车派驻到更多车祸高发路段,2017年试行期间派驻了3个点,救护车祸伤员20多名,因为救护车驻点在事故高发地,这使所有伤员伤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
“生根”:则是指急救车进社区的试点项目,2017年在试行小区驻守的团队得到了社区居民高度认可,尤其是有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家庭,2018年市急救中心还将继续与更多的社区合作,让急救资源最大程度下沉到人民群众中去。
“发芽”:即开展培训工作,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221”急救技能进社区公益培训项目、急救技能及慢病管理知识培训班的开展,实现AHA培训开班、国际创伤生命支持联合会(ITLS)培训资质落地、新增灾难救援3D实景模拟培训中心,进一步拓展培训项目的工作内涵。
一切创新的源头源自她对医生职业的热爱
一位履职刚一年的女院长,竟能为重庆的医疗急救体系带来如此多的创新举措,是什么激发了马渝的灵感创意?马院长的回答竟然是,“因为我其实更想做医生。”
“在做行政管理工作之前,我是一名ICU的医生,我是真心喜欢医生这个职业。”马渝告诉我们,她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到了那种地步,就是想让自己的女儿也成为跟她一样的医生,这在很多医生同行身上都是不可思议的。
马渝告诉我们,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救回一条生命有成就感,最由衷的快乐和幸福也源于此。为此,做管理工作十年来,尽管工作压力非常大,事务繁杂,马渝还是尽可能的保持不脱离临床,到现在她仍然坚持每周上门诊,坚持参与临床工作,坚持带头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发展工作。
情绪不稳不决议 飞机上追谍战片
作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掌门人,面临压力是必然的,更何况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还是肩负一个城市紧急医疗救援重任的责任单位,马渝院长对于面对工作中的这种高压有一个特别好的建议要分享给各位职业女性,那就是“深吸气,情绪不稳定时不决议。”
马渝说,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争执与意见不同的时候,所以要让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四平八稳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她的经验就是,“宁可推迟会议,延迟决议,但都不能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做决定,这一点我受益匪浅。”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Q5Q1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