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都乡村医生点赞!为重病大爷换药192天,常
“大爷,今天走哪儿去耍了?”3月16日上午11点,下完夜班,疲惫的杨炳贵忙完手上的工作后,提上药箱骑着电马儿来到病人刘大爷的家中为他换药,一见面两人便唠起了家常。
从去年9月开始,每隔一天,给刘大爷换药,对杨炳贵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杨炳贵医生到刘大爷家里给他换药
61岁的刘正忠因鼻咽恶性肿瘤放疗导致右颈部包块流脓,来到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乡卫生院就诊。接诊的杨炳贵医生得知其儿女不在身边,治疗十分不便,当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给了刘大爷,刘大爷每隔一天都会找杨炳贵换药,每次换药5块6毛钱,这一换,就是192天。
192天,5块6毛钱,这是乡村医生杨炳贵的坚守。“我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我觉得农村更适合我。”杨炳贵说。
治病:
病人每隔一天要换药 他一换就是192天
两人的故事要从第一次接诊说起。
2018年9月6日,家住人和乡璧山村的刘大爷来到人和乡卫生院就诊,他因鼻咽恶性肿瘤进行了手术,术后的放疗导致其右颈部包块流脓,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外出看病十分不方便,他选择家附近的卫生院进行治疗。
那一天,接诊的是住院医师杨炳贵,刘大爷的病症并非几日就能医治好,伤口需要每隔一天换药,隔一段时间还需输液。得知刘大爷家里情况后,杨炳贵当即把手机号码给了刘大爷:“大爷,你以后有问题就直接找我。”
从那天开始,刘大爷每隔一天都会找杨炳贵换药,如果大爷没来,杨炳贵则会主动到大爷家中为其换药。
3月16日,这已经是杨炳贵为刘大爷换药的第192天。上午11点过,下完夜班后,杨炳贵来到了刘大爷家中。在换药之前,细心的杨炳贵先用毛巾围在刘大爷的衣领上,避免药品或脓包滴到衣服上面。接着用镊子将刘大爷颈部的纱布一层一层取下,当剩下紧贴伤口的纱布时,他停了下来,“伤口还是有一点出血。”他转身到药箱里取出针管,吸了一管生理盐水,将纱布喷湿润。待纱布与伤口自然分离后才轻轻取下,“如果直接撕下不仅会很痛,还可能导致伤口破损。”
上药、包扎,很快,刘大爷的伤口便重新换好了药。“小杨,都快中午了,你留到把饭吃了再走嘛。”换好药后,刘大爷热情招待着,杨炳贵以医院还有事儿为由,婉言谢绝了。
↑杨炳贵医生收到刘大爷的锦旗
陪伴:
“他把我当成父亲一样细心照顾”
刘大爷的家距离卫生院约有两公里,步行需半个小时,逢场天他会在老伴儿的陪同下,到医院找杨炳贵换药,后者无论再忙,都总是会微笑对待。如果刘大爷没来,杨炳贵则会自己上门去帮他换药。“每次换药只要5块6毛,他却耐心仔细地弄,把我当成父亲一样细心照顾。”
刘大爷膝下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在成都工作,小儿子在北京,平日回来得较少,而杨炳贵则与刘大爷的小儿子同龄。换药时,两人总会聊聊家常,让病人的心情也开朗了许多。“他没把我当成病人,而是像亲人一样照顾。”
杨炳贵的细心,给刘大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换药,刘大爷隔一段时间还要来输液,一输就是几个小时,手容易冰冷。隔了几天,大女儿给他买了一个暖手袋,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杨炳贵悄悄给大女儿发了微信,让她给父亲买一个暖手袋,方便输液时使用,避免手被冻僵。
有一次,两人聊天,聊着聊着刘大爷提到想吃哈密瓜,杨炳贵回头也给刘大爷的女儿说了,孝顺的大女儿隔天就买了几个哈密瓜回来。
“其实刘大爷的儿女都非常孝顺,只不过他心中愧疚,不想麻烦他们。”杨炳贵说。原来,为了给刘大爷治病,大女儿四处筹钱,把车也卖了,小儿子为了照顾父亲,原本可以继续在高校深造,也放弃了。手术后这些年,每个月的医药费也是女儿在负担,因此,他不愿意再麻烦儿女,家里有什么事也不给儿女说。
儿女不在身边,杨炳贵担任起刘大爷的“生活顾问”,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少吃,他都会一一提醒。遇到什么刘大爷拿不准的,一个电话过去,杨医生也会及时解答。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01Fb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