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医疗助力就医质量提升

2019-04-03 06:04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83 次

  原标题:人工智能医疗将拓展人类医学边际

  国家卫健委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智慧医院范围主要包括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的三大领域。目前信息化质控与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围绕人工智能医疗的话题,我们访问了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cōng)博士,请她介绍了有关人工智能医疗应用方面的相关情况。据央视报道,以肺癌为例通过早诊早治,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就此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博士认为,在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的帮助下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早诊早治可大幅提升癌症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可以让癌症的死亡率下降。

  人工智能提高了医疗生产力

  当前,中国人工智能(AI)正处于行业应用的规模起量阶段,“AI+传统行业”加快融合,基于中国医疗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刚需或是痛点,催生了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医疗已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热门研究和应用的领域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医疗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一种解放临床生产力的工具,医疗 AI已经覆盖了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医疗、医药、医保三大环节。其中,医学影像是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最广泛的。

  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博士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与传统医学人传人教学方式的不同,经过海量数据训练,AI能提取出几百甚至几千个特征来定义某一病灶,通过“黑盒模型”建立算法,将病灶特征进行更精准、更全面的定义,这完全超过了人脑认知极限。在早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患者的高危特征提取出来,精准定义,实现精准医疗。而超越人脑原本存在的认知水平,提升医疗生产力,拓展医疗新疆界,也是AI医疗最大的一个价值所在。

  方骢认为,人工智能提高了就医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同时单位时间内能够为更多病人提供服务,提高了就医的质量。

  AI智能医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对于领域检测判断的病种标准的制定方面,方骢博士说:“每一个病种数据库都将有一个标准,目前依图医疗同很多机构一起合作制定肺癌单病种数据库、乳腺影像的标准数据库等,就是为AI医疗项目做国家标准打基础的。”

  “人工智能医生”准确率到底有多高?

  关于判定的人工智能医疗的准确率,据方骢博士介绍,每个病种它的准确率和误诊率是不一样的,目前国内常见的儿科疾病,首诊准确率已经超过了90%。而在肺癌影像误诊方面,一个正常工作强度不疲劳的医生,通过AI诊断,能将其漏诊率降低至0.36%到0.46%。

  对此方骢表示,“人工智能医生”应用于一些智能分诊、医学影像识别、病理诊断等领域能够有效帮助医生提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等。其次,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影像、病理等医务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临床辅助诊断等医疗服务,应用于早期筛查、诊断、康复等评估场景,将极大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她认为,人工智能医疗意义在于解决中国医疗的供需失衡的问题,能够辅助医生做出一些临床诊疗核心的决策,比如说预问诊、辅诊和愈后随访,诊前、诊中、诊后贯穿整个疗程。

  方骢博士谈到,依图正在打造覆盖医疗全链路身体全部位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医疗资源下沉的智能扶贫解决方案,比如选择一个特级贫困县,以这家县中心医院为单位辐射整个县,最大可能性的把医疗服务前移,以此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对于这点也已经有落地案例,在广东番禺区给1323名高危人群做了肺癌的早筛,结果查出10例肺癌,其中有9例是早癌患者,1例是中晚期。这9例通过人工智能医生找出来的病患,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就是恶性癌症。目前,所有早癌患者均已得到妥善治疗,其生存期限及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披露,中国目前的就医环境,儿科需求最强烈,全国0到14岁儿童约2.6亿,真正只有不到15万的儿科医生,而且每年这个数字还在下降,在流失。这意味着一个儿科医生要服务2600个孩子。

  未来,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可以为基层和年轻儿科医生提供辅诊服务,为患儿家长提供智能自诊服务和权威的第二诊疗意见,有效避免就医不及时以及误诊、漏诊等问题。

  方骢博士介绍说,不少儿科医院从早到晚人满为患,我们做的探索是让孩子在家有临床症状开始,利用AI智能医生进行预问诊,比如,利用微信小程序小依医生,患儿家长口述孩子症状,用语言识别技术把它转换成文本病历后再结构化,然后根据医学知识图谱进行预问诊,最后准确的提供就医指南。

  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处于什么水平?

本文标题:人工智能医疗助力就医质量提升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0320W9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