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机关报:让百姓安心就餐放心用药

2019-04-15 10:46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35 次

  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河南省兰考县、湖南省平江县等地的多家辣条制造商被曝光。电视展示的画面肮脏不堪,满地粉尘和抹布、电子秤及机油搅弄在一起,各种添加剂、防腐剂被放进机器滚筒中混合成辣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关乎生命和健康,涉及千家万户,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频频爆出的食品药品问题事件,加剧了人们的焦虑。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其中,食品药品安全是“聚焦点”之一。

  屡屡爆出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一直是百姓心中的一根“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制度建设、加强管理、督促检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

  “但目前,食品药品安全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

  2018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一交易市场被曝为了让柿饼卖相好看及方便长途运输,用违禁食品添加剂非法对收购的柿饼进行染色、抛霜。爆料人称,该交易市场“上头有人”,因此无人监管。

  接到举报后,当地执法人员查扣并销毁了非法加工的柿饼3500公斤。平乐县纪检监察部门同时启动问责机制,全面调查是否有公职人员参与经营、充当“保护伞”的情况。

  “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也因食品安全问题卷入舆论漩涡。2018年12月15日,江苏电视台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涉嫌违规生产食品蜂蜜,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送入原料库,并存在更改生产日期的问题。一时间,舆论哗然。

  “蜂蜜门”事件发生后,同仁堂被处以高达千万元的行政罚款,并被吊销有关经营许可证。北京市纪委监委对北京同仁堂蜂蜜问题启动调查,问责处理了包括北京同仁堂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等14人。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关系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样不容含糊。然而,药品安全领域屡屡“爆雷”,让公众的“食品药品焦虑症”始终得不到缓解。

  2018年8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组成核查组赴湖北,对2017年发现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效价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处置工作开展核查。据统计,武汉生物共计40.5万支问题疫苗流入市场,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此次百白破疫苗事件中,湖北省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汉市政府、武汉市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11名履职监督失职失责人员被严肃问责。

  就在舆论略微平息之时,2019年1月7日,江苏省金湖县黎城卫生院发生的一起口服过期疫苗事件,让大众的目光又聚焦到了疫苗上。经排查,有145名儿童接种了过期脊灰疫苗。

  经调查确认,这起事件是因当地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接种单位管理混乱、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包括淮安市副市长顾坤在内的33名责任人被严肃问责。

  风波可以平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在百姓心中留下的创伤却不易治愈。专家指出,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容易引发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焦虑;焦虑催生且放大公众的非理性行为,使得虚假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甚至谣言大范围传播,最终导致公众对食药安全满意度长期低迷,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

  安全底线为何被突破

  安心就餐、放心用药,怎能变成一种奢望?汹涌的舆情背后,是群众生命健康的痛点,也是民心聚集的焦点。

  “当前,食品安全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制假售假时有发生,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张茅表示。

  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失守的背后,与少数监管者责任缺失、监督不力,部分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脱不开干系。更有甚者,个别领导干部在监管工作中为谋求私利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甘当企业的“保护伞”,削弱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批中心副主任尹红章,正是利用手中本应该服务人民的权力为医药企业“大开绿灯”,大肆进行权钱交易。2002年至2015年间,尹红章利用职务便利,为北京、浙江、上海、辽宁等多家公司在药品申报审批等事宜上提供帮助,收受或者索取财物折合人民币356万余元。在他的推动下,缺少临床试验数据的疫苗申报,也能顺利申请通过。

本文标题:中央纪委机关报:让百姓安心就餐放心用药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152242H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