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医共体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2019-04-22 14:58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56 次

  去年6月份,邹平市启动医共体建设,邹平市黄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成为邹平市人民医院的医共体成员。10个月过去了,医共体建设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了哪些变化?居民又享受到哪些实惠?笔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上送”“下派”
基层服务能力增强

  每周二下午,邹平市黄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总是异常热闹,挤满了前来诊病的居民。坐诊的是医共体上级医院的中医专家曲斌,曲大夫医术精湛,在当地小有名气,挂他的号可谓“一号难求”。能把曲斌引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得益于医共体建设的“扶弱强基”工程。
  医共体建设之初,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际,医共体评估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薄弱医疗项目,而中医药服务能力被认定为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薄弱环节。因此,才选派曲斌到此坐诊。
  曲斌一下午时间要看40余个患者,忙得不可开交。而坐在一旁的“助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吴岳,却累中带乐。原来,曲斌一边诊病,一边向吴岳解释患者的脉象、舌苔的辩证情况。“手把手”地带教让吴岳受益匪浅,业务能力提升很快,现在,吴岳每天也有近20人次的门诊量。
  与吴岳同科室的中医师牛红彬此刻正在上级医院进修,为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医共体内开展了“下派”“上送”帮扶模式,把曲斌这样的专家派下来,把牛红彬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送上去,双管齐下让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后台”帮忙
诊断更精准

  家住邹平市黄山街道黄东村的景学强一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治经历,让他对现在的社区医院刮目相看。2018年底,景学强膝关节出现疼痛,本打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点止痛药自己服用。
  社区医生初步诊断后,建议他拍个X光片。半信半疑的景学强于是拍了X光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放射医师李美从X片上发现胫骨上端有轻微的骨质变化,她立即把片子传到了医共体会诊平台。果不其然,几分钟后,会诊平台专家回复:高度怀疑骨巨细胞瘤。
  随即,景学强被转往邹平市人民医院进一步确诊,由于手术及时,景学强没有留下后遗症,恢复得很好。经过这次诊治经历,他改变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看法:服务好,还有市人民医院这个“后台撑腰”,看病放心。
  除放射网络会诊平台外,医共体还建设了心电图网络会诊平台,2019年前3个月,共帮助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心电图疑难诊断24次。
  不仅如此,“后台撑腰”还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环节,2018年在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中,邹平市人民医院的彩超专家轮番随队体检,全程把控诊断,确保彩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绿色通道
为急症“兜底”

  医共体内建立危急重症转诊绿色通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脏病、脑血管病以及其他急重症患者,经全科医师电话联系,可以直接转往邹平市人民医院的相关救治科室紧急救治。
  去年11月份的一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李宝接到西王美郡社区的李美玉阿姨的求助电话。电话里,李阿姨说老伴张大爷早上起来感到胸闷,全身出汗。凭经验,李宝感知疾病危急,立即与另外2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上门诊治,详细了解病情并做了心电图检查,初步判断下壁心肌梗死。通过电话联系邹平市人民医院转诊办,开通了绿色通道,从转诊到入院放入支架,不到3小时,张大爷转危为安。
  急症绿色通道建立以来,共为黄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余名危急重患者解除了病痛。与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升的服务也得到了居民的信任,2018年下半年,门诊服务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加了35%。医共体建设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注入了活力,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群众更有底气。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郭海涛

本文标题:邹平,医共体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2222b0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