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消费维权难 背后暗藏安全隐患

2019-04-27 20:58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50 次

  第一是损害结果标准不明晰。与传统医疗服务以治愈病痛为目的相比,医疗美容、医学整形以美化外貌、形体为主要目的,它的损害结果一般难以确定。司法实践中,部分消费者是因美容整形没达到自己要求的效果而起诉,还有部分消费者对美容整形手术存在的相关术后反应不够了解而提起诉讼。诉讼中,医方往往不认可对消费者造成损害,消费者也往往难以从专业角度证明其受到的损害后果,因此,其诉讼请求难以得到法院支持。

  第二是诊疗过错行为难认定。医美损害纠纷中,确定医方是否存在过错主要依赖专业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即通过组成专家组,对病历及医患双方对诊疗过程的陈述进行审查,确定诊疗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及医学诊疗常规。然而,由于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起步较晚,行业诊疗标准尚未明确,行业规范尚不完善,专业医学院校尚未开设此类专业,相关专业研究欠缺,导致鉴定工作难以开展。另外,大量私立医疗美容机构诊疗过程不够规范,病历制作较为简单,也影响了鉴定的进行,给消费者举证造成困难。

  医美行业增速惊人,而现实情况是,医生资源有限,医美牌照审核严格,药品器材昂贵。因此,第三个维权难点是对医生“走穴”难举证。在医疗美容纠纷中,不少消费者原本是慕名去某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结果被医生介绍到其他私立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在这种情况下,为逃避行政机关的监管或处罚,公立医疗机构或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开具的相关单据、知情书等可能与实际诊疗的医疗机构不一致,患者也因出于对医生的信任对此也不重视。然而一旦产生纠纷,消费者通常处于不利地位,不能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消费金额等,维权难度增大。

  多乱象期待规范整治

  无资质机构非法行医、药品器材假冒伪劣、虚假广告泛滥、医疗事故频发等,医疗美容行业种种乱象导致消费者信任缺失,成了医美行业摘不掉的标签。

  根据更美app发布的《2017年医美黑皮书》,全国正规医美诊所有9500多家,而“黑诊所”是前者的6倍,约有6万家。医美app新氧发布的《2017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揭示,90%毁容源自“三非”,即非正规机构、非专业医生、非cfda(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产品。

  此外,非法机构为了规避调查,无法回溯医疗行为。这就导致执法部门取证困难乃至无法查处。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医美机构虽然有合法资质,但其实只是一个空壳,其名下的医生都是空挂,真正行医的可能只是护士或者是根本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员。

  一些消费者对医疗美容认识不清,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除非出现意外事件或纠纷,接受非法医疗美容服务的顾客一般不会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

  邓利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非法整形机构时,就已经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消费者要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健康置于法律范畴之内,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应充分了解医疗美容、整形的风险,对诊疗机构、人员的资质进行必要的审查,签署各类知情同意书前应细致阅读,注意保存诊疗相关书面证据,以便发生纠纷后有效维权。

  同时,对医疗美容行业的规范和整治迫在眉睫。此前,原国家卫计委曾联合中央网信办等多个部门部署了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据悉,为了防止一些非法医疗项目死灰复燃,国家卫健委正在组织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对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违法生产经营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违规开展医疗美容培训、违规开展医疗美容广告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净化医疗美容市场。

本文标题:医疗美容消费维权难 背后暗藏安全隐患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2H4201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