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建在“雲端”上(聚焦·互聯網醫院新觀察(上))

2019-01-30 07:23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51 次

醫院建在“雲端”上(聚焦·互聯網醫院新觀察(上))

 

  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士引導患者憑出院結算短信直接到住院收費處領取發票和余款,大大簡化了出院手續,實現醫保結算“零等待”。
  宋為偉攝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事業。盡管“互聯網+”已經滲入醫療健康的各個領域,但互聯網醫院畢竟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仍有許多需要改進完善之處。如何利用互聯網來改善看病就醫流程?如何規范和促進互聯網醫院的發展?互聯網醫院如何為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我們從今天起推出“互聯網醫院新觀察”專題報道,敬請關注。

  ——編 者 

  

  不出村能看大專家

  互聯網讓醫療“觸屏可及”,讓偏遠地區的患者對大城市不再感覺遙遠

  對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陶灣鎮常灣村村民來說,到城裡看一趟病太不容易。村裡距離洛陽市區100多公裡,路上需要換好幾趟車,花三四個小時。

  2017年3月15日,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落戶該村衛生室。隻需一台電腦、一個攝像頭,村民就能與大醫院專家實時在線問診。

  村民田楊煥心絞痛發作,他在村衛生室做個心電圖,通過互聯網上傳給醫生,檢查結果顯示心臟血管堵塞嚴重,專家會診后安排他去縣裡住院治療。半個月后,田楊煥出院。他說:“這次真是太及時了,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有了互聯網,大醫院就像開在家門口。”

  河科大一附院院長董平栓介紹,該院是互聯網醫院的中心,各縣醫院為網絡醫院,鄉鎮衛生院為網絡分中心,村衛生室為網絡診所。通過遠程醫療會診平台,大醫院專家與縣、鄉、村三級醫生共同為基層患者在線會診,先確診病情,做到小病不出村﹔再逐級轉診,實現大病不出縣﹔遇到疑難危重症,市級醫院再來解決。互聯網醫院在洛陽地區所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設立網絡診所,讓大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下沉,使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基層醫療機構需要“輸血”,更需要“造血”。針對村醫的需求,河科大一附院給村醫配備遠程心電、即時檢驗等多項可穿戴設備,使村民在村網絡診所就能完成部分醫療檢驗檢查,通過網絡上傳數據,縣網絡醫院醫生和該院專家進行二次審核,確保檢查結果的准確性,提升村醫的醫療服務能力。洛陽汝陽縣三屯鎮南堡村村醫任勝衛說:“有了遠程醫療,從診斷到用藥治療都更有准頭了。”

  “互聯網醫院能處理大部分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重症才需要到大醫院就診。三甲醫院的重點是解決疑難重症,不能把寶貴的醫療資源耗費在小病上。”董平栓說,他們建議村民先到縣醫院做檢查或住院,縣醫院能處理的,就別讓老百姓來回折騰﹔縣醫院處理不了的,他們會及時上轉。

  遠程醫療將處於不同物理空間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聯系起來,讓醫療“觸屏可及”,偏遠地區的患者感覺不到大城市的遙遠,為分級診療提供了技術支持。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尉建鋒說,有了遠程會診,無論在大醫院還是社區,患者能得到同質化的醫療服務,實現了有序就醫。

  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主任盧清君表示,開展疑難危重症患者轉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教學查房、線上技術培訓等業務,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醫療健康”有利於拓展服務半徑、盤活社會醫療資源,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的分級診療格局。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說,醫療系統最關鍵、最核心的資源是醫生資源,讓醫生資源快速實現均等的配置很不容易。通過“互聯網+”的技術,把醫療資源、醫生的智力資源配置到一些匱乏的地區,某種程度上有利於促進和改變資源不均衡情況。

  家庭醫生網上簽約

  互聯網+家庭醫生服務推進了醫療模式轉變,改善了群眾對簽約服務的體驗

  “搶雞蛋了,搶雞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白陽鎮陡坡村村民韓久騫告訴十幾個圍攏過來的鄰居,他已經“搶”到20枚雞蛋了!鄰居們都很奇怪:在手機裡怎麼能搶到雞蛋呢?

  原來,這是該縣為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而想出的“妙招”之一。參加電子簽約的居民,剛一登錄就可以得到2枚雞蛋。平台裡分享了許多健康類文章,每閱讀1篇文章並答對4道題,就能積50分並兌換1枚雞蛋。通過這種接地氣的方式,群眾參與積極性大大提升,簽約居民和簽約醫生之間的信任度明顯增強。

本文标题:醫院建在“雲端”上(聚焦·互聯網醫院新觀察(上)) - 行业快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1/0130100H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