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保健品乱象 建言加大打击力度

2019-01-31 07:15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74 次

  您家的老人是否也被虚假宣传的保健品“坑”过?日前,“权健事件”引发的保健品风暴,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到老年人保健问题。在今年海南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就保健品话题发表意见,希望监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净化保健品市场,让公众科学购买和使用正规保健品。

  案例

  1

  海口一老人 曾花40万买保健品

  南国都市报曾报道过一对夫妻,他们深受不法宣传保健品的危害。海口的欧大爷和老伴王大妈都是退休老干部,两人均年过七旬。2002年,王大妈因突发脑血栓瘫痪。欧先生是家中独子,爱人从事教育工作,夫妻俩每天三点一线上班,王大妈平日里都是由欧大爷和一位亲戚照顾。

  两年多以来,在欧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欧大爷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买了多箱各种“药品”,粗略统计已花费了约40万元。这些“药品”有的包装上写明“不能替代药物”,有的注明是保健食品,有的里里外外都是外文字母。

  原来是一个自称特派领导专职医生的赵某英,在电话里向欧大爷推荐了各种“药品”,称对王大妈的瘫痪和欧大爷的头痛、胸闷等老年病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这些药不需要先付钱,专人送到后,再拿钱给送货人就行了。

  虽然欧先生明知父亲上当受骗,却因为欧大爷坚信“老中医”,不愿配合警方调查而不了了之。

  2

  老人去世后遗留下各类保健品

  “一万多的床垫还有两个,一个血通。”海口市民王先生的父亲已经去世两个月,遗留下不少保健品,吃的、睡的、用的,品类齐全。回忆起父亲在世时对保健品的痴迷,他仍感到无奈。他介绍,独居在海甸岛的父亲,是退休的科研人员,退休工资有保障,被保健品推销员盯上,临终前的那两年,父亲成了保健品的热衷者,“找不到他的人,总是去偷偷听课、洗脑,床垫、吃的没包装的保健品、工具,也偷偷买回来,不让我们知道,被发现了也不说怎么来的。”王先生说,他的父亲曾被组织去旅游,回来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品。

  “有一次我一查,那保健品网上卖20元,他花了700多元,他才气得去找人理论,但他对保健品本身的保健效果不怀疑,以后还坚持买保健品,都是上万元的买。”王先生说,他的父亲曾说,保健品推销员比亲生孩子还在意他的感受,甚至到家里下跪,令他非常动容。

  他曾带着父亲找到一家保健品推销机构,提供了虚假宣传的凭证给辖区工商所,刚好赶上诸多老人在排队等待体验保健商品,但最终也只是他家提出诉求才得到退款。

  代表委员建议

  建议1

  由政府主导普及保健常识

  省政协委员郭东宇认为,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老年人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倡导健康教育的公益性,动员和利用各种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

  他建议,首先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教育机构,成立以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老年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行政领导和协调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其次是注重家庭成员的重要作用;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除了老年人群外,其家庭成员作用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家庭主妇和小学生,家庭主妇能起到宣传和执行的双重作用。而通过对家庭小学生健康知识培训,让他们向老年人进行宣讲,让老年人更容易接受。

  此外,大力宣传老年人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老年人对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从事健康教育的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沟通能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工作中的典型疾病案例,详细讲解病症的表现、自查、预防及治疗等知识,增强老年人珍爱生命、远离两癌、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尽快治疗的健康理念。从各方面确保老人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高效率。

  建议2

  加大违法违规保健品打击力度

  省政协委员张阳认为,保健品市场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他表示,当前保健品市场较为混乱,保健品一方面不是医药,但是许多保健品在宣传时又夸大功效,导致很多人无法区分。而由于监管不严格,许多保健品往往存在打擦边球的行为,钻了漏洞。

本文标题:代表委员热议保健品乱象 建言加大打击力度 - 养生保健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1/01311040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