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瘦身”转型主推中国设计
半数商铺提供定制服务,秀水街市场第10次改造秀水“瘦身”转型主推中国设计
如今的秀水街市场。 本报记者 马婧摄
本报记者 马婧
还想着到秀水扫便宜货、买假名牌?那个人头攒动、小摊位密密匝匝的秀水已经彻底消失了。记者昨天获悉,今年6月底开始,秀水街市场迎来了第10次改造。瞄准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新趋势,这家涉外服装市场在“瘦身”的同时,开始为中外顾客提供按款式定制、按风格定制、服装服饰搭配、买手定购等不同层次的定制服务。但精品化、品牌化的转型发展,能否为秀水留住活色生香的市场热度?
超半数店铺提供定制服务
从1983年带着一手裁缝技艺进京摆摊儿,到如今拥有秀水街最大的服装定制店铺,来自江苏的季明仁亲历了秀水街的变迁,也见证了这些年国内服装消费趋势的变化。上周六,秀水街首批30家定制品牌集体亮相,季明仁的铭仁依雅服装定制店便是其中之一。
季明仁的店里摆着各种布料,每当北京迎来重要会议时,很多外国政要都会前来定制服装。因为建立了快速成衣团队,店铺最快几个小时就能把服装做好并送上门。“以前主要服务外国顾客,现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欢做衣服的人也越来越多。”季明仁感受到,个性化潮流的兴起,给服装定制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除了正式场合所需的服装,人们日常生活服装也实现了按需定制。昨天下午,在秀水街二层的另一家服装店里,市民王女士正在试衣服,因为觉得裙子太长,店员拿来几个夹子夹起裙角,一点点找到最适合她的长度。“我是这儿的老顾客了,去商场只能买现成的衣服,这里可以根据我的想法,把店里的衣服改出我想要的样子。”王女士说,时间长了,店长已经记住了她的身材和喜好,这让她能更快地买到自己心仪的衣服。
经历了国际大牌风靡和网购的洗礼,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购买能力也实现了升级,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撞衫”,而是追求个性化风格。瞄准这种新需求,秀水街通过对店铺进行筛选和认证,选取了有品牌基础、工艺优良的30家店铺,作为首批“秀·定制”联名品牌店铺。
“现在的定制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范儿,而是一站式、多层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专业服务。”秀水街总经理胡文莉介绍,秀水街成为北京首个实现了全品类定制的商业体,除中式、时尚服装外,鞋靴箱包、丝绸国礼、工艺品眼镜、珠宝首饰、家居用品等全部可以接受定制。目前,秀水街有一半以上的店铺可以提供定制服务。
商户3年减少近千家
培育新业态,自然也有“舍”。多年前的秀水街,充斥着大量小摊位,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名牌”现象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秀水街对原有商户重新进行了筛选。2015年至今,市场商户从1500个减少到了500多个。与此同时,一个个小摊位已经被明亮的店铺所取代,商品陈列不仅整齐,还更追求美观。
今年6月底,秀水街迎来了第10次业态改造,3层和4层进一步扩大了定制区面积。胡文莉透露,今年8月,秀水街还将对2层进行大规模改造,引入大量设计师和品牌店。“引入的品牌不是在购物中心常见的知名品牌,而是有设计内涵的品牌。”
据介绍,未来秀水2层主要以时尚、有设计特色的店铺为主,3层以中式服装、丝绸为主,4层将整合各类工艺礼品和文创产品,打造文化创意生活馆,未来计划引入故宫文创等文创产品,并将文创与定制相结合。5层则以5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的定制主题店为主。
“与其花大价钱追不一定合适自己的大牌商品,不如定制一件合体、合心、价格也合适的中国商品。”秀水街董事长张永平表示,作为首都的旅游地标,秀水街将把中国设计、中国定制推向全世界。
老牌市场集体谋转型
其实,不仅仅是秀水街,一批承载了北京人记忆的老市场和百货商场,都在新的商业潮流下面临转型压力。
一些批发市场在转型过程中,无奈陷入了尴尬局面。位于北京南站附近的大康国际鞋城升级转型后,社区购物中心的定位有名无实,最终导致商户纷纷撤离。位于三里屯的雅秀市场变身品牌集聚的商场后,终因人气丧失再次关门,由三里屯太古里接手进行二次改造。
另一批老牌市场则在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下,根据自身的独特定位进行调整升级,与其他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形成差异化发展。近两年,以珍珠交易闻名的红桥市场也实现了“瘦身健体”,在精选商户的同时,通过设立珠宝定制中心、设计中心、体验中心等,从聚人气走向聚品质,努力塑造市场新形象。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061221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