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获7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山东大学获7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9年2月8日 来源:中新网山东
中新网山东新闻1月26日电(签约作者那文培)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授奖决定。山东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6项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十。此外山东大学作为合作单位还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获奖项目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建教授等完成的“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晶体材料研究所于浩海教授等完成的“激光自倍频晶体批量化制备技术及其小功率绿光激光器商品化应用”获科技进步(推广类)二等奖;基础医学院龚瑶琴教授等完成的“CUL4B基因突变及表达失调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传松教授等完成的“高速GMAW焊接熔池形态及驼峰焊道形成与抑制机理的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光臣教授等完成的“基于部分可观测信息的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曙光教授等完成的“功能材料微界面调控及与水环境中微量污染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伟副教授参与完成的“医用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及临床应用”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其中获一等奖的项目“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由张建教授所领导的流域治污科研团队完成。该团队紧紧围绕南水北调东线治污的国家战略需求,针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存在的冬季效果差、碳氧调控能力弱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和工程实践,提出了以植物、动物、微生物协同作用为核心强化人工湿地效果的技术思路,系统研发了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关键技术,突破了人工湿地的冬季低温运行等技术瓶颈,实现了大型人工湿地工程净化效果的显著提升及其常年稳定运行。该项目获国家专利授权51件,发表SCI收录论文103篇,编制环境技术标准2项。成果入选国家科技部、住建部、水利部等联合编制的《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应用于山东、河北等11个省份的120余项人工湿地工程,累计工程净化水量260万吨/天,为南水北调东线“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的顺利实施和调水水质保障以及淮河、海河流域污染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山东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0913E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