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机器人如何“智慧”升级?
骨科手术机器人。记者 安旭东摄
来自天智航公司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和柏惠维康公司的“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赚足了眼球,慕名前来展台参观咨询的观众络绎不绝。得益于手术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三甲医院,手术机器人因其“准确性安全性提高、减少手术创伤、恢复快”等优势获得了很好的口碑,逐渐被大众熟知。昨日,世界机器人大会会场C馆的“医疗机器人专题论坛”上,国内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大咖们汇聚一堂,共同分享了医疗机器人的科研及临床应用,探讨了中国医疗机器人的安全问题和产业升级之路。
医疗机器人为何能迅速发展?
“7个脚踏板创造的开放式手术空间,3D内窥镜的立体视觉效果,可大幅度减少医生手术时的人手颤动,这种操作系统能为医生提供相对舒适的操作姿势……”作为国内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较早的医院,张旭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从2011年开展第一例机器人手术至今,已经做了超过千例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是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之一,为微创外科技术的较高阶段。据张旭医师介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操纵系统可以对医生手术时的手术动作等比例调整,重现人手的动作,视频系统能够实现手术中实时信息的整合显示,同时可切换视频场景,是外科微创手术当之无愧的网红。“解放军总医院拥有全国装备量最多的达芬奇机器人,目前拥有7台,经历了第一、二、三、四代产品。其中,肝胆外科的手术量达到一万,高居全球第一,心脏外科搭桥手术量也达到了亚洲第一,很多国外的学者也来医院交流学习。”张旭介绍。
医疗机器人为什么能够得到迅速发展?“总的来说,手术机器人有三大优点。一是手术效果明显改善,手术准确性安全性得以提高,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和创伤,同时提高了手术效果,恢复快功能损伤小。二是适当扩大了手术患者的适用范围,可以进行高难度微创手术,并且可以逐步适用到高龄及婴幼儿患者。三是提高了医院效率和知名度,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病床周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表示。
机器人出了医疗事故谁负责?
涉及到生命,必须严谨对待。医疗机器人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当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人类成为医疗行为的主体时,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参会专家对智能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与安全挑战做了探讨。
解放军总医院刘荣教授认为,智能医学中涉及安全的首要热点问题就是大众所担忧的医疗数据安全问题。“智能医学时代的到来使个人隐私的保护面临尴尬的处境。如果想得到更精准、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就必然要共享医疗记录。这其中就涉及到平衡的问题。”
如何在智能医疗时代取一个平衡点呢?刘荣教授给出的方案是追求隐私数据获取的“双向性”,“使被获取隐私数据者也可以同时获取对方相应的隐私数据,并清楚地知道对方使用自己的隐私数据做了什么事情,通过这种互相制约的方法来保证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医疗机器人出了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也是参与论坛专家关心的话题。到底是设备厂商还是使用设备的医生的责任,抑或是医院的责任?刘荣教授认为,原则上医院买的设备医院负责,因为现在还没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规范。
王田苗教授则认为,应该从法律上进行规范,出了问题要有溯源的依据。同时,对于病人利益而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商业保险。“只有商业保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其次才是追究制造商和医生、医院的责任,这样才能有机制地推动一些有创新风险的东西发展。”
医疗机器人产业化走向何方?
“2017年,全球医疗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16.2亿美元、7.8亿美元与5亿美元,其中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过半,正在成为行业热点。这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弯道超车的最佳机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介绍。但是,目前国内医用机器人相关的公司不到40家,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国内仅有28家代表性企业,主要包括新松机器人、楚天科技和天智航等。“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周期通常很长,产业发展的难题归根结底就是产学研的难题。”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5550H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