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运:从内科医生到医界“多面手”
■本报记者苏清彬文/图
每天早上,先到麻醉科开个早会,确定好一天的手术病人和麻醉方案,再到重症医学科(ICU)病房查房,了解患者抢救之后的恢复情况……这是苏金运的日常工作,也是这两年来的工作常态。
眼前的苏金运,皮肤有点黝黑,时不时露出憨厚的表情。殊不知,从医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较量,并且无数次把病人从生死边缘拉回。像他这样身兼两个重要科室的带头人,在南安市医院并不多见,他可以说是南安医界的一名“多面手”。
临危受命ICU科室挑大梁
“我曾祖母是一名助产师,我姑妈还有她儿子都是医生。”谈及为何学医,苏金运坦言,从小耳濡目染,医生这个职业让他觉得很神圣,救死扶伤,帮病患解除痛苦是他最向往的。
自2000年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苏金运就一直在南安市医院工作。在内科工作3年后,因为麻醉科缺乏人手,2003年便被安排到麻醉科,并于2004年到上海华山医院进修两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急救经验。
学成归来,苏金运被市医院委以重任,时常要下基层,参与危重孕产妇大抢救。“当时孕产妇大抢救是基层卫生院考核的一大指标,但他们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因此,每次市医院接到此类援助任务,都是苏金运和妇产科、医务科人员一起下基层。因为既懂麻醉又懂急救,苏金运所接案例的抢救成功率较高,并于2009年肩负起了重症医学科主任这一重担。重症医学科不仅是“三乙”医院必备必查学科,也是衡量医院技术水平的重要窗口。
“ICU是医院的心脏,关乎病人生死存亡。但之前没有相对固定的医生,都是其他科室人员轮流上班。”意识到这一问题后,苏金运认为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他积极与同事探讨科室建设意见,向上级专家虚心学习,汲取宝贵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重症医学科运行体系。
“ICU病房接收的都是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所以科室也集结了全院最优秀的护士。”苏金运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市医院ICU由之前的相对松散薄弱成长为如今实力雄厚的科室,现有6个医生、26个护士、13张病床。
“要宣传就宣传我们科室,不要宣传我个人,没有团队的力量,一个人是没法完成抢救任务的。”采访时,苏金运反复强调团队的重要性,正是拥有这样一支精干的队伍,他们科室的抢救成功率得以大大提高。
与死神较量创造多个生命奇迹
在ICU,苏金运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夏天,他们抢救了一名两度出现心脏骤停的92岁患者。“这名患者原本就有嵌顿疝、肠坏死等疾病,而且年事已高,抢救难度很大。”曾一起参与这起抢救工作的ICU科室护士长洪援助回忆说。
为此,市医院邀请了泉州、福州的专家下来会诊,他们给出的意见是:两个月能维持生命体征就非常难得。但苏金运等人并没有放弃,在ICU病房全体人员的努力下,他们在10多分钟内成功抢救了这名患者。这位老人在病房住了两个月后,不仅恢复得很好,而且能下床走路,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这也是市医院抢救心脏骤停成功的最高龄患者。
今年3月,他们还抢救了一名心跳呼吸3次骤停的女性患者王某。这名患者因误服农药“敌敌畏”被送至市医院治疗。“当时患者呈深昏迷状态,全身湿冷,对光反射消失,各项情况均提示患者预后极差,死亡风险极高。”洪援助告诉记者。在情况危急之下,苏金运带领医疗团队,争分夺秒地展开抢救,在与死神连续作战的1个小时内,王某心脏骤停3次。但经过紧张有序的全力抢救,王某终于恢复窦性心律,从死亡线上被拽了回来。
“这是一个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成功的案例,最长一次心肺复苏45分钟,但最终抢救成功,堪称医学上一大奇迹。”苏金运感慨道。
像这样惊心动魄的病例还有不少,此前他们还收到一个50多岁的患者。这名男子喝完酒之后出现心搏骤停,转到ICU病房后,连续抢救1个小时才成功。
“心脏与呼吸骤停为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半个小时内没有抢救过来,基本要放弃,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对于每个生命,苏金运都尽最大所能去挽回。
以身作则病人康复是最大的安慰
与其他科室有所不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病人因病情较重,随时都面临着病情恶化、生命垂危的可能,因此,从事ICU工作的医疗人员往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责任。虽然如此,从业多年来,苏金运感受最深的还是救死扶伤后的欣喜。
从医多年,苏金运以身作则,每天坚持上二线班,随叫随到,同时严格要求同事必须视病人为亲人,凡事一定要做到最好。“坚持每天查房,做到了解每个病人病情,指导下面医生做好临床工作。”苏金运也认识到ICU病人病情危重,时刻不能掉以轻心,坚持每天与病人家属谈话,让家属充分了解病情,并要求医生做到家属有疑问随时解释,“我们累点不要紧,病人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也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正是这样一点一滴把每样事情都做好,才有了ICU自2009年以来无投诉、无医疗事故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0a5H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