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帮孩子防住“流行病”

2019-03-11 07:51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81 次

  ■ 本报记者 侯赛  对于许多有经验的父母而言,开学季也是孩子的“生病季”,又到了考验孩子抵抗力的关键时刻。初春时节,万物生机萌发,细菌、病毒也随之蠢蠢欲动,一些传染病也悄悄传播开来,再加上近期海南气温起伏变化大,适应能力较差的儿童很容易成为春季流行疾病的易感人群。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访海口各大医院发现,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流行性疾病已有抬头趋势。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段人群成为流行性疾病的主要目标人群。

  海口市人民医院小儿感染科负责人张月华提醒广大家长,要了解春季疾病预防知识,做好孩子的健康防护工作,避免感染传染病。

  流感: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流感依然是这个季节的主要流行性疾病。”张月华介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在集体单位或者人群聚集的场所流行,具有极强的危害性。

  据介绍,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及关节酸痛不适等,重症可引起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则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张月华表示,从目前医院接诊的流感病人情况看,流感病毒活动度从本月初开始已呈现下降态势,流感疫情态势已经趋于缓和,但目前仍处于流感流行期,开学后学生接触密切,极易造成聚集性流感疫情的发生,需要引起更多重视。

  流行性腮腺炎:

  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

  除了流感,流行性腮腺炎也是儿童和青少年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季节易于流行,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张月华表示,流行性腮腺炎起病大多较急,发病之前孩子大多没什么不舒服的预兆,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发热38-40℃,症状轻重不一;数小时至一两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

  张月华提醒,家长或者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双侧或一侧耳垂下肿大、疼痛、发热、咽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督促其去医院就诊,不可让其带病上课,家长和患儿千万不可隐瞒病情,以免耽误病情和传染他人。

  水痘:

  患儿需进行隔离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春季易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张月华介绍,儿童感染水痘病毒后,大约经过2个星期的潜伏期。儿童会出现发烧、头痛、身体不舒服、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一般数小时或者是1天后,患儿身上会慢慢出现具有特征性的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水疱。3-5天后水疱浑浊开始结痂。水痘从发热至出疹、疱疹、结痂、痂脱落,一般需要7-14天。

  水痘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一两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故患儿需要隔离,尤其在学校等场所,一般需休学两周。

  感染性腹泻:

  多因病毒感染

  张月华介绍,感染性腹泻多半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最常见就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性强,极易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造成流行,也可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引起疫情。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人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首发症状是频繁的呕吐,不久就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多以水样便为主,多呈蛋花汤样,无酸臭味。可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腹泻要持续5-7天,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重症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

  张月华提醒,春季为病毒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开学后,各学校及托幼机构仍应高度关注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本文标题:开学季,帮孩子防住“流行病” - 疾病百科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110635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