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好肝病终结“肝癌三部曲”
3月18日是第十九次“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维护肝脏 增进健康”。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肝病五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照华指出——
肝癌是世界发病率第五的癌症,在我国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肝病五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照华说,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肝癌发现时,很多已是中晚期,所以,必须及早做好防范,通过预防和规范治疗各类肝病,控制疾病蔓延、发展,终结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癌三部曲”。
肝炎病毒感染是患肝癌主因
据张照华主任介绍,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乙型肝炎,少数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丙型肝炎。在肝癌中占比最高的类型是肝细胞癌,90%以上的患者合并感染HBV,乙肝阳性者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者,所以预防肝癌的第一条就是防治乙型肝炎。
目前,我国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数字,2014年调查显示,全国1至4岁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到了0.32%,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66%,5至14岁流行率降到了0.94%,下降了61%。张照华说,我国的乙肝控制情况向好,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输血、口腔医疗、透析等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防控还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
张照华指出,现在社会上对乙肝病人误解很多,在婚姻和生育方面更是存在诸多困扰甚至受到歧视。其实,只要接受规范治疗,肝炎病人同样可以幸福生活,拥有健康宝宝不是奢望。乙肝疫苗加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最重要的方法,能使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达90%~95%,使得新生儿感染率大幅度降低。但仍然还是会有5~ 10%的感染率,尤其是乙肝病毒载量高的孕妇,因此,高危孕妇要定期到正规肝病专科接受规范诊查,在妊娠中晚期口服抗病毒药物,降低孕妇产前病毒载量,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警惕丙肝这个“沉默杀手”甲肝、乙肝为人熟知,但国人对丙肝的认识还非常不够。有调查显示,41%的一线城市受访居民不知道丙肝,远远低于甲肝(91%)和乙肝(95%)。殊不知,我国是世界上感染丙肝人数最多的国家。丙肝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忽视,疾病发展越往后越难治好,常被称为“沉默杀手”。
张照华说:“丙肝只要规范治疗,通常12个周就可临床治愈。很多人在查出患有丙肝后,症状轻,肝脏功能损伤指标多表现轻微异常,觉得没事,就不到医院治疗,从而错过治愈机会,甚至出现自行滥用保肝药等治疗误区,等病情进展,再查往往已是肝硬化。感染丙肝病毒后,约有60%~8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和肝癌,这样的结果令人惋惜。”
脂肪肝正成为第一大肝病相信很多人内心并不把脂肪肝当作肝病来认真对待。很多上班族甚至以工作忙,压力大为由不运动,放任饮酒、宵夜,过食零食,饮用碳酸饮料、速溶咖啡等。时间久了,可能会患上酒精性和(或)非酒精性的脂肪肝。
据统计,中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约为15%。与过量饮酒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脂肪肝的患病率还将进一步上升,脂肪肝正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中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
张照华说:“脂肪肝+转氨酶升高,提示脂肪肝已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阶段,而且,在这一阶段25%左右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甚至没有肝硬化过程,可直接发展成为肝癌。因此,脂肪肝患者除了管住嘴、迈开腿,还要定期检查,积极接受治疗。”
在门诊过程中,张照华发现,很多脂肪肝患者在药物使用上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过于关注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减少甚至拒绝服用。通常,轻度脂肪肝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和减重会恢复正常。但很多脂肪肝患者必须配合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绝大多数人服用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肝脏功能异常风险。对于血脂异常,通过调整饮食不能控制者,目前,一般患者还是首选他汀类药物,当患者不能耐受他汀治疗或常规剂量他汀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非他汀类药物作为联合方案或替代方案。
据张照华介绍,作为肝病防治的重点科室,肝病五科目前主要收治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等各种肝病患者,在乙肝、丙肝抗病毒、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方面富于特色。科室还是省级“青年文明号”、济南市卫生系统“科教兴医”及医院先进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诊疗经验丰富,用爱心呵护每一名肝病患者。他特别提醒,定期检查是早发现肝脏疾病的有效措施,如肝脏超声、肝功能检查、乙肝五项、HBV-DNA、血常规、甲胎蛋白(简称AFP)等,都能有效发现肝脏疾病。(记者 王哲 通讯员 石晓红)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514HH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