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年人销售保健品团伙被判刑,海淀法院披露

2019-03-15 14:05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76 次

   虚构“高科技讲座、军医现场看诊、航天员服用”等事实,通过对被害人的精准筛选与会销推介,原价150元每盒的某保健品变为每盒8600元、包治百病的神药。4个月间,李某等6人以此方式敛财38万余元。3月12日,海淀法院以诈骗罪判处6人九个月至三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一万元到三万元不等罚金。

 

  邮政投递夹带传单,科技产品展销暗推保健品

 

  2018年9月,受害人吴女士收到邮政投递的新一期老年文摘,其中夹着“高科技产品介绍通知”,通知单上介绍了一些高科技产品,有空气净化器、破壁机等,并留了电话。其电话咨询后,对方问她从哪里知道的联系方式,其说从老年文摘的通知单内,男子说他们要召开介绍高科技产品讲座,必须是65周岁以上老人,必须是退休军人、医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才有资格去参加。吴女士表示符合条件后,对方通知其携带通知单和证件听讲座。

 

  讲座中一位自称“李主任”的人开始播放航空航天视频,并介绍了“航天部”研发的某保健品,说该药成分保密,之前只供给航天员等人员服用,现在大家都能吃上。李主任给大家引荐了医生“纪医生”(现已故),称其为某航天员的医生,可以为大家提供咨询。

 

  纪医生号脉后,告知吴女士其已经大面积脑梗,同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白内障且视网膜萎缩。吴女士刚刚在医院完成体检并无异常,纪医生告诉她不要相信医院,并告诉她赶紧吃某保健品,能够全部康复。在纪医生和李主任的劝说下,她最终购买了某保健品,花费5.16万元。

 

  六人全部自首,“药物”150元/盒,“医生”600元/天

 

  吴女士回家后发现自己购买的是保健品,不是包治百病的药品,遂报警。得知该信息后,李主任主动表示想上门谈谈,并表示可以退还全部费用,吴女士依然要求报警,李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该团伙其余五人亦全部投案。

 

  根据六人交代,其在马路上拦截邮政投递人员,给与好处费后邮政人员将传单夹带在老年刊物中。某保健品是增加骨密度的保健品,研发背景为虚构,不能治病。至于纪医生也不是医生,是他们雇佣用来冒充表演者的,费用为每天600元。而经过一系列操作后,进货价150元每盒的保健品最终售价为8600元每盒。

 

  2018年5月至9月间,六人举办多场会销销售药品,经公安机关核实,共18位老年人受骗,金额总计38万余元。

 

  供认不讳,半数退赔,诈骗罪当庭宣判

 

  公诉机关以诈骗罪对六人提起公诉。

 

  庭审中,六人对所涉罪行供认不讳,除吴女士涉案钱款已于当天发还外,李某在内的三被告人另行退赔了11万余元。

 

  法庭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被害人以高价购买保健品,并非因为其作为保健品的价值,而是相信李某等人虚构的身患重病、某检品能治百病的信息,属于因产生错误认识而交付,故李某等人行为不是单纯的消费纠纷,而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财物行为,最终对主犯李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对五名从犯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至一年八个月、罚金一万元至二万元不等刑罚。

 

  宣判后,六被告人当庭未表示提起上诉。

 

  披露:北京市5年来同类案件解读

 

  主审法官介绍,这是海淀法院在半年内审结的第三起面向老年人销售保健品诈骗。该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类案件犯罪手法升级的趋势。

 

  为展示此类犯罪的样态,姜楠法官统计了2014-2018年北京市范围内审结的14起同类案件(含4件分案审理),总结此类犯罪分为获客+推介看诊+销售三阶段,并着重警示大家防范“次生诈骗”的发生。

 

  1、获客:发放传单为主、购买信息为辅

 

  获客阶段犯罪团伙需完成目标对象筛选:有购买力、防范意识相对较低的老年人群体。10起案件中6起系通过现场发放传单获客,1起系通过电视广告,2起通过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电话推销。本案中所采用的通过贿买邮政人员精准投递,尚属首次进入司法视野。

 

  2、身份:冒用、虚构国家机关人员等身份

 

  获客过程中犯罪分子均涉及冒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身份,名目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康复中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膳食与健康惠民工程、绿丝带健康用油组委会、全民健康工程组委会、中国营养协会等,既有真实存在的机关,亦有犯罪分子虚构组织。

 

  3、推介:会销为主,夹杂电视、电话推销

 

本文标题:向老年人销售保健品团伙被判刑,海淀法院披露 - 中医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5150I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