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致诚 匠心铸就“三水工”
工场里砣轮飞速转动,几经雕琢的璞玉渐渐有了艺术品的轮廓。展厅里灯光映照,一件件玉石成品焕发出温润的色泽。
这样的场景,在钱贵根心中有着一种“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的感动。上世纪70年代起,钱贵根带着从香港学到的玉雕技艺回乡办厂,经过数十年的钻研、融汇,开创了享誉中国玉雕界的“三水工”玉雕工艺。
3月2日,钱贵根创办的三水碧玉丰珠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玉丰”)迎来40周年庆典。碧玉丰是改革开放初期较早回乡投资的香港企业之一,也是佛山市非遗三水玉雕保护单位,钱贵根与女儿钱景笙同时获得非遗传承人称号。
“三江汇古城,水长比乡情。玉壶刻春秋,雕龙遊太清。”在钱氏父女的手中,象征君子之德的玉石还被赋予了灵魂和生气。灵魂,是念兹在兹的乡土之思,生气,是融汇中西的传承与创新,40年心慕手追,40年赋其流形,这是一家两代人钟情于玉石雕琢,共同铸就“三水工”驰名匠艺的三水故事。
三水有玉 饮誉东南亚
1979年,碧玉丰的前身——高丰玉器厂创办之初,是一个只有9个人的小型玉石雕刻工厂。不过,艰苦的环境激发了钱贵根的一颗匠心,他注意兼容并蓄,从传统玉雕文化用料考究、追求造工富丽奢华、技艺繁复的审美中汲取营养,又注意因材施艺,注重赋予玉石工艺品具有时代气息的款式设计、文化内涵和象征寓意。
这也是“三水工”的雏形。所谓“三水工”,是指经此工艺雕刻的玉雕外形大小厚薄适中、长宽比例符合黄金比例,雕工继承传统砣工的旋转流畅、气势奔放,还结合了象牙工的精雕细琢,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大胆采用不同颜色的翡翠原料,糅合文化元素于花件当中,流露高雅自然的气质。
3月2日,碧玉丰珠宝迎来40周年庆典,创始人钱贵根为狮头点睛。
钱贵根对玉雕艺术的追求成就了“三水工”的美名,更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短短数年后,碧玉丰就成为一家高峰期拥有员工500多人,每年加工花件30万件,在香港同业加工市场占有率达六成,是东南亚较大的花件生产基地。
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碧玉丰也曾面临缺乏自主品牌等困境,企业一度受到挫折。后来,钱贵根与妻子黎惠明专注于研究和改进玉石雕刻技艺,最终创办自主品牌“碧玉丰”,并在西南街道择址重建工场和展销大楼。“三水工”日益炉火纯青,钱贵根创作的黄金翡翠画《香自苦寒来》获玉雕艺术最高奖“天工奖”,并获得国家专利。
如今,走进位于西南街道新华路的这座大楼,美轮美奂的玉石工艺品琳琅满目,而在二楼展厅,则收藏着过去40年来钱贵根、黎惠明夫妇俩精心雕琢的工艺品,堪称一座玉石博物馆。这些展品中,有用整块原材雕琢而成的链雕,其中环环相扣的吊链十分考究手工艺人的刀工; 有借鉴传统木匠榫卯结构而成的入榫工艺,经此打造的玉雕无缝结合,浑如天成,作品《一带一路中国心》,中间镂刻的“福”字能够转动,别具匠心。
斯人古稀 不忘初心
在钱贵根家人的陪同下,记者见到了这位年逾古稀但仍精神矍铄的老人。“当时去做玉石匠,是为了谋生。”打开记忆的盒子,钱贵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然与欣慰。
“三水工”,是钱贵根眼中的三个儿女之外的第四个孩子,也是他与妻子共同创作,穷尽40年光阴打造的一个心灵寄托。
艺术作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追求,青少年时代的种种磨砺则赋予了钱贵根细腻敏感的创作风格。钱贵根幼年丧父,在祖母和母亲抚养下长大,少年时代起即漂泊异乡求学、谋生,生活的磨砺让钱贵根的艺术情感不断丰盈,并时常关心家乡与国家的发展。等到钱贵根与玉石结缘,他的感恩之心、桑梓之情找到了喷薄而出的缺口,并转化为对社会责任的践行,对家乡建设的支持。
在钱贵根拜师学艺的年代,时代迎来沧桑巨变。在钱贵根创作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创作了多幅赞颂邓小平、周恩来等人以及改革开放的作品。如《自来水》,钱贵根以玉石雕琢了一个拧开的水龙头,汩汩清流从中喷薄而出,“以自来水比喻改革开放”。
钱贵根认为,以艺术作品为载体,会比空口说道理要好。
碧玉丰珠宝新华路店,市民在观赏珠宝玉石。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11P56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