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走出智慧医院的步伐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顺应医改要求,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围绕群众看病就医的特点、痛点和难点,以深化学科建设为着力点,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为患者提供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使医院发展的驱动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攀升,医院发展有了新布局、学科建设有了新飞跃、管理服务有了新变化、意识形态有了新文化。
学科建设更精准。医院在不断做大做强重点学科——眼科的同时,整建制引进高端耳鼻喉专业人才,打造眼耳鼻喉治疗中心,成为沈阳市小儿气管异物定点救治单位。医院建立东北地区首个肝胆胰外科院士工作站,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肝胆胰外科专家陈孝平及其团队引领学科建设,让医院大外科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医院聘请中国工程院宁广院士为双聘院士,成立沈阳首家国家级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医院聘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及专家团队,打造胃肠肝胆内科和内窥镜诊疗中心。医院大力发展传统医学,组建中医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中医病房,成为辽宁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急诊急救更快速。一是院前急救信息互联互通。急诊科与“120”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心电和监护设备远程对接,急诊医生第一时间掌握胸痛、卒中患者情况,最大限度缩短门球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二是开通医疗绿色通道。按照国际JCI标准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中毒中心、EICU“一体化”的急救诊疗体系。建立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儿科、电诊科、放射线科、检验科“一站式”的急诊服务模式;标准化的地标导视系统,醒目便捷的院内急救电话,将各科室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开通医疗绿色通道。
门诊就诊更顺畅。一是多种自助服务,畅享“智慧医疗”,2018年1月~8月,23.12万名患者通过掌上医院系统完成自助缴费;88206名医保患者通过自助缴费系统完成医保在线支付;通过自助打印系统打印各种检查报告44.68万份;通过手机微信扫码90%车辆完成停车缴费。
二是线上线下整合,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慢病管理模式。作为国家级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和国家级心衰中心建设单位,借助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将慢病患者科学的管理起来,动态监测,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慢病管理积累经验。
分级诊疗更可行。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建设,放射影像会诊中心、心电远程会诊中心分别与法库县医院、皇姑区中心医院、辽中县医院、沈北新区医院、青海贵南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关系,提供影像诊断指导,每年完成疑难病例会诊3000余人次。国家级胸痛中心和沈阳市首批定点卒中急救单位与7家医联体单位建立急救转诊联盟;医院与辽中区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与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医联体,完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扩大远程会诊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惠民举措更贴心。一是医院成立沈阳市首家无陪护试点病房,为患者提供24小时专业陪护,宣教室、活动室、阅览室、洗浴室、监控呼叫系统等一应俱全,今年6月份开诊以来,床位利用率在85%以上。
二是优化眼科门诊就诊流程,为每一名患者在就诊前提供免费验光服务,减轻就医负担,减少等候时间。今年5月份眼科推行延时服务,每天工作到晚7∶00,方便上班族及广大学生就诊和配镜,到目前为止,共接诊患者2669人次,免费验光10万余人次,减免费用115万元。
三是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通过针刀、中药熏蒸等传统中医疗法带给患者全新就医感受,提升服务品质。四是便捷服务让患者最多“跑1次”,为住院患者提供预约和一站式服务,为出院患者提供病志复印和免费邮寄服务,同时,医院增设中药饮片煎药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免煎煮),方便患者携带和服用。(李倩)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21ZO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