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华润武钢总医院改制路:跨越业绩分水岭 如

2019-04-04 06:34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11 次

  坐落在武汉青山区的武钢集团已经有60多年历史了。贯穿其中的工业路、冶金路、团结路,给这座庞大的“工业城”添上了几分怀旧的色彩。

  而武钢集团一手成立的企业医院,也见证了其发展的风风雨雨。不过在2013年,华润医疗参与武钢医院改制,后者更名为华润武钢总医院,赶上了国企医院改制的“早班车”。根据记者从华润医疗获得的数据,2017年、2018年武钢两院医疗业务收入分别为7.90亿元、7.96亿元,利润贡献率从0.1%提升到6.6%。

  截至2018年底,华润医疗旗下医疗机构超过100家,未来或将继续跑马圈地。但“拿”回来后如何“吃”下去、“吃”完了如何给上市公司带来增量,是华润医疗管理层需要深思的地方。

  “逼上梁山”:武钢医院改制

  2010年,成立50多年的武钢医院遇到了业绩分水岭。受钢铁行业“去产能”影响,武钢集团决定停止对武钢医院的补贴,这家老牌三甲企业医院风光不再。

  当每年1000多万元的补贴没有了,需要自负盈亏的武钢医院才意识到,随着运营成本逐年上涨,医院改革迫在眉睫。但脱离市场多年的武钢医院,不止面临着成本过高、经营困难的困境,让管理层“有心无力”的,还有一时难以改变的落后经营理念。

  作为一家医疗机构,只有做好学科建设才能继续发展。对武钢医院来说,接下来的难题是怎么改、合作方是谁、怎么合作。

  一开始武钢集团考虑过寻求政府合作,但3000多名医院职工的人事承接,对当地公立医疗体系来说着实有些吃力。

  有经验的资本方,成为了颇为不错的选择。加上武钢集团与华润集团在电力、燃气等业务上已经有所合作,华润医疗就这样走入了武钢集团的视线。

  经过大约半年的多轮谈判,2013年6月,华润医疗与武钢集团合资合作成立华润武钢(湖北)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华润医疗控股51%,取得经营管理权,并在2013年底进行了改组,武钢医院由此更名为华润武钢总医院。

  从合资公司成立,到医院完成更名,武钢医院的转型看似平稳,但医院职工们的心里并不平静。面对公立医院时不时抛来的橄榄枝,年轻的骨干医生“蠢蠢欲动”;资历较老的职工也有些担心,医院改制后自己的身份会变吗?待遇怎么样?

  2013年,正好是神经外科医生张华在医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听到华润医疗准备接手医院的消息后,张华也曾想过离开,“当时已经在专业上有些本事,确实考虑过跳槽”。

  就这样,怀着既期待又迷茫的复杂心情,“张华们”迎来了过渡期。

  华润武钢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金志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当时大部分职工对华润不了解,对未来不确定,有思想包袱。“大家担忧的无非就是身份转换和收入保障的问题。管理团队在半年里做了大量宣传和思想工作,打消职工的疑虑。合作双方达成共识,保证三年过渡期里职工每年收入保持不低于5%的增长。”

  探路五年:已有起色

  “当时心里没底,现在回过头看这条路走对了。”金志刚感慨道。

  他对记者介绍,华润医疗加入后,医院管理制度逐步规范,经营也有了起色。而从统计数据看,当时的人员流动保持在正常水平,医院的收入结构和利润水平则有较大改善。

  “以前工作内容是完成武钢职工的医疗保障,社会病人少,医生的服务意识都不强。”张华回忆道,但现在他能明显感觉到整个医院和科室的管理,正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医生、护士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学习交流。

  “改制以前,医院是武钢的辅业单位,用管企业的办法管医院。现在是在专业的医院管理集团旗下,华润医疗作为有30余年经验的医疗集团,有比较成熟的现代医院管理理念,集团还会定期组织各地院长到一块学习、交流经验。”金志刚谈起医院近五年的变化十分欣喜。他表示,华润医疗加入后,武钢医院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医院变得更有活力,开始注重品牌经营和改革创新。

  华润医疗总裁成立兵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道,国有企业医院原来发展受限,一般源于投入不足,“在原有企业体系里面是辅业,母体企业缺少投入,导致医院设施老化,同时往往还伴随着人才流失、学科水平较低等问题,精细化管理也有待提升”。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华润医疗提出“三引”政策,即引入资金、新的体制机制释放医院活力以及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成立兵介绍,到目前为止,华润医疗已为武钢医院注入2亿元资金支持其设施设备升级,最新调整的管理团队也是武钢医院本地化、具有临床医学高学历、对医院有感情有激情的团队。

本文标题:回顾华润武钢总医院改制路:跨越业绩分水岭 如 - 曝光台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0421005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