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腿抖未必就是患上帕金森 医生详解应对治疗

2019-04-14 00:31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66 次

手抖腿抖未必就是患上帕金森 医生详解应对治疗

  医生正在为帕金森病人植入脑起搏器。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匡惟通讯员罗超 李琪彬)手抖、腿抖、全身颤抖,这可能是很多人对帕金森患者的印象。颤抖与帕金森一定画等号吗?医生表示并不是。有的帕金森患者可能不会颤抖,有的患者出现颤抖并不是帕金森病。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一起来听听神经科医生对帕金森病的解读。

  【症状解析】

  性格改变失眠做噩梦

  可能是“非帕金森症状”

  60多岁的吴先生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他喜欢交朋友,退休后参与了各种活动。可最近一段时间,他变得不爱出门了,在家中也不爱说话,遇到一点小事还会和妻子大吵。不仅如此,失眠、噩梦也开始伴随着他。

  家人觉得不太对劲,于是带吴先生到厦门市中医院就诊,他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市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林仲辉说,有一部分患者早期发病时,会出现性格改变、失眠、做噩梦、嗅觉不灵敏、便秘等“非帕金森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

  四肢僵硬影响更大

  常伴随焦虑抑郁等症状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希尧说,手抖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但是更多患者会出现四肢僵硬。有些患者手脚使不上劲,以为患了腰椎病,到骨科检查又查不出问题。直到一两年后症状越来越重,才到神经科就诊。

  还有些出现了手抖等震颤症状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也会四肢僵硬。“四肢僵硬对生活影响特别大,病人甚至不能走路,晚上睡觉也无法翻身,直至完全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刘希尧说,如果药物效果不佳,应及早考虑手术治疗。

  陈女士在30多岁的时候发现手脚使不上劲,无法行走,身体还会不由自主地抽动。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后,她每天都要吃药。工作中,她时常出错,加上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总觉得自己成了家庭的负担,因焦虑而常常睡不好。五六年后,药物作用逐渐减弱并出现了副作用,陈女士的四肢僵硬更明显。前不久,她到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脑起搏器手术治疗。

  刘希尧说,帕金森病主要表现有静止性震颤、四肢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还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症状,工作、生活、社交受到影响则会加重焦虑。

  每次相亲都会“发抖”

  原来并不是帕金森病

  不过,并不是手抖就是帕金森。如果只有单纯的震颤,有可能是良性特发性震颤。

  30多岁的小张常常手抖,每次去相亲就会震颤,因此一直单身。他怀疑自己患了帕金森,便到当地医院就诊,果然被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这个结果让他十分沮丧,一度有些焦虑。后来,小张再次去市中医院检查时,医生告诉他只是良性特发性震颤。

  林仲辉说,良性特发性震颤属于家族性遗传疾病。患者紧张时会出现震颤,情绪平稳时缓解。三四十岁的男性比较多见,也有些患者会在青春期就发病。与帕金森不同,这种病人手脚不会僵硬,症状一般不会加重。

  林仲辉说,一个月接诊1000多名患者中,有四五个属于良性特发性震颤。

  【预防治疗】

  在脑中植入脑起搏器

  可改善症状延缓发展

  林仲辉说,帕金森综合征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变性疾病之一,是神经退行性病变。除了与年龄、遗传有关,还与环境因素有关,比如MPTP(一种化学物质,分子结构相类的有杀虫剂、除草剂等)。另外,脑部外伤也容易导致帕金森综合征,比如拳击运动员是帕金森高发群体。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帕金森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服药和手术。”刘希尧提醒患者,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不过,药物与帕金森病有个“蜜月期”,即后期药物对疾病作用效果减弱,因此手术成为治疗帕金森的另一种方式,尤其适用于中晚期患者。在患者脑中植入脑起搏器,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脑特定细胞,改善脑细胞的电活动从而改善症状,延缓帕金森病的发展。

  刘希尧表示,手术的最佳时间是发病五六年左右,如果患者已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术后症状也能够缓解,而较早手术获益更大。但是,脑起搏器手术并不能治愈帕金森病,只是改善症状,术后仍需要定期随访。

  从目前对帕金森病的诊治情况来看,还没有预防该病的特别措施。不过,医生们也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性疾病,应严格控制相关指标,积极治疗;少接触农药等有毒物质,做好防护,少食用人造类的物质。老年人发现有肢体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标题:手抖腿抖未必就是患上帕金森 医生详解应对治疗 - 行业快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1422293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