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患关系:医界仅追金逐利引公愤

2019-02-14 08:26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74 次

古代医患关系:医界仅追金逐利引公愤

 
   


  日前,“产妇丧命 医护失踪”的新闻将“医患关系”推向了风口浪尖。“生老病死”乃人生大事,“病”则要“医”,注定了医生与患者间的紧密关系。古语有云,医者,仁术也。在儒家“仁爱”理想主导下,“悬壶济世”是不亚于治国救世的大业,更是旧时文人的的入世理想之一,正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此道德约束和理想规训下,医者与患者间相互信任,因此才有“医者,父母心”的美谈。明清以降,商品经济兴起,世俗的金钱利益日益瓦解了宋代兴起的“儒医”体系,史册书籍中记录有不少“医患”杂谈 ,嬉笑怒骂的文字,庸医与恶患跃然纸上。鉴古知今,在追金逐利的社会背景下,纵有起死回生的医术,救得了一人之命,也难破一国“医患”之病灶。

  医者,仁术也

  用药如用兵 医人如治国

  “医者,仁术也”,在于医者为民之“爱”。东汉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唐代有药王孙思邈。程国彭曰:“昔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相之良则安天下,医之良则全性命。治命意会治国,固然是古代士子入世不成转而悬壶。诚以济人为急,为仁术。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病机如战机。医者,帝王之业,济人性命之业。故,医者要讲“仁爱”,这是对患者生命、价值、权力的尊重、肯定,也是对患者的尊严、命运、人生的爱护保护。

  上医医国 其次疾

  孙思邈是中国大唐盛世时的名医兼道士,据传其寿命达140岁以上。他所撰写的医学巨著《千金方》,汇集了众多古代名方,是中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临床诊病的圭臬。

  孙思邈博极医源,医易兼修,精通佛学。他认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并明确提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在大医孙思邈看来,要想成为一名良医,不仅要精研《黄帝内经素问》等医学经典著作,还必须精通命理学、星相学、占卜术,必须擅长周易六壬等象数之学,甚至还要读五经三史,老庄诸子。

  他把医生的层次分为三种层次。在《千今要方·诊候》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国语?晋语》中也说:“上医医国,其次疾。”

  良医如良相

  北宋名臣范仲淹,从小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终生忧道而不忧贫。即便在当穷学生的时候,他也从未想过要为个人谋求发家致富。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了他青年时期的一桩佚事:一天,范仲淹到庙里求神问卦。他抽了一支签,祷告说:“我将来能做宰相吗?”神通过卦相表示不能。他又祷告说:“那么我能做个好的医生吗?”回答还是不能。范仲淹叹口气说:“两样都不能,我将来如何实现平生之志呢!”

  别人对此都感到很奇怪,就问他:“男子汉大丈夫,立志想做宰相,可以理解;可是,你怎么又想做个医生呢?志向是不是小了点儿?”范仲淹叹口气说:“我在乎的哪里是这个!我立志向学,当然希望将来得遇明主,报效国家。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莫过于做宰相;既然做不了宰相,能以自己的所学惠及百姓的,莫过于做医生。倘能做个好医生,上可以疗治君王和父母的疾病,下可以救治天下苍生,中可以教人保健养生,益寿延年。身处底层而能救人利物、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还有比当医生更好的职业吗?”

  读书人出将入相之外,可从医

  发明梅花易数方法预测吉凶的大哲学家、宋朝宰相邵康节在《有病吟》中也说:“身之有病,当求药医。药之非良,其身必亏;国之有病,当求人医。人之非良,其国必危。”

  古代士人的就业门路是很窄的。说是读书做官,其实能做上官的毕竟是少数。做不上官怎么办?除了一部分人恪守儒道,继续修身齐家、过他的耕读生活之外,多数人还有两种职业选择:一是当先生,设馆授徒或受聘私塾,教书育人,继续传承儒家薪火;其二便是当医生,悬壶济世,走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之路。

  著名文人邹韬奋在 《无所不专的专家》写道:“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之上却加一个‘儒’字,称为‘儒医’,儒者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医’。”

  商品经济萌芽 医界追金逐利

  无钱别生病 有钱也能被医死

本文标题:古代医患关系:医界仅追金逐利引公愤 - 行业快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142160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