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春季常见传染病可接种疫苗预防
原标题:5种春季常见传染病可接种疫苗预防
春季开学了,孩子们又开始了新学期的集体生活。近日,广西疾控专家发出提醒:学校和托幼机构由于人群密集、密闭环境通风差等因素极易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应高度重视春季开学传染病的防范。春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结核病、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6种疾病。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上述6种疾病中,除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无针对性疫苗外,其余均有疫苗可以接种预防。除了接种疫苗,在穿衣上也要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此外,开窗通风、勤洗手、坚持锻炼、平衡营养、保证睡眠等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预防传染病,除了家长要注意,学校也可以从几个方面做好预防。首先是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其次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者,及时劝其就医,要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时向学校或当地疾控中心报告。老师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传染病应离校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班上课。此外,还要保障学生饮食饮水安全、环境卫生安全,加强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校园公共设施及公用器具的保洁和消毒工作。
■延伸阅读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1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责编:谷妍、邓楠)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2/022633Y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