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双创看江苏②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
蓝天如镜,沃野铺金,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三野村近千亩水稻试验田今秋迎来大丰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江苏省重大研发课题“稻麦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等项目资助下,从去年开始,这里选用几种缓控释肥方法,开展大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合适的缓控释肥料,采用两次施肥,能够在稳产前提下实现氮肥减量20%。
施好肥是丰收的前提之一。如何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业科技大省江苏,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去年,我省化肥使用总量300万吨左右,较2010年削减一成。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唐明珍表示,近年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轮作休耕等方式,我省化肥使用总量和单位面积使用强度呈现“双减”态势。“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实行农艺农机深度融合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一项关键举措。”
省农科院资环所张永春研究员介绍,针对江苏单季粳稻,省农科院总结出“三替一减”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机械施肥替代人工施肥,减少施肥1-2次。今年在昆山、溧阳、姜堰和淮安进一步开展试验示范。
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站长梁永红介绍,为推进化肥减量,我省农业部门集成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形成“秸秆还田+配方肥”“秸秆还田+侧深施肥”“有机类商品肥+配方肥”“有机类商品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藕虾共作”“稻鸭共作”“果园自然生草+绿肥”等技术模式。
插上科技翅膀,不但可以给农作物“减肥”,还能够“无中生有”、化腐朽为神奇。在我省盐城,曾经的荒滩如今变身粮仓,海畔也有了稻花香。
“大海的馈赠除了海盐,还有万亩未受污染的盐碱地。”江苏顺泰农场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王忠华告诉记者,由于土壤盐分特别高、板结特别重、肥力特别低,沿海滩涂虽为一片净土,却曾是农业垦植的“禁土”。2014年,顺泰农场开始探索废弃盐田种植有机稻米的新路,聘请盐城市农委研究员茆训东担纲“废弃盐田重盐土快速高效垦植技术及模式创新”课题研究,并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快速高效土壤改良的技术方案和路线。试种第一年,水稻平均单产超400公斤。
盐碱地没有化肥和农药残留,发展有机农产品条件得天独厚。2016年,顺泰农场将有机稻面积扩大到1800亩,今年又增加3600亩。“我们位于丹顶鹤缓冲区,空气质量好、水源有保障,通过检测,我们的‘盐田稻’米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B1、硒、铁等成分,属于弱碱性大米,对人体健康有辅助作用。”王忠华说,农场种植的“南粳9108”优质稻米品种,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售价比普通品种高一倍,仍吸引不少回头客。为保障有机大米的品质,农场还投资近3000万元引进世界先进的大米烘干、加工生产线,年加工稻谷3万吨。
去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十五”以来稳居全国各省份第一。全省拥有涉农科研院校70所,其中农业科研机构35所,江苏省农科院基础研究实力领先全国同类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地市级农科所第一。全省建有2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7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拥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1家,居全国前列。
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健全率平均87%,位居全国前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优质食味粳稻研发、猪支原体肺炎疫苗、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以及土传病害微生物有机肥产品等研发水平全国领先。 记者 吴琼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3122R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