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胡同解乡愁

2019-03-15 08:43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94 次

书写胡同解乡愁

记者 和冠欣摄

  65岁的李辉家住安定门的胡同里,退休在家,不跳广场舞,这位北京大妈,一门心思研究老北京地域文化。

  1954年,李辉在北京市第六医院出生。住在胡同里,邻居都是说北京话的北京人,可父母是山东人,家里都说山东话,这让李辉觉得,自己不是北京人。

  40岁的时候,她决定回山东看看。结果语言、饮食、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难以融入,“原来,我就是地道的北京人!”李辉如梦初醒。

  年龄越大,小时候的记忆越清晰:安定门城楼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很有魅力:清晨,能看清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傍晚看到的是宏伟的剪影;夕阳下的什刹海非常静谧,掉根针都能听见;隆福寺非常热闹,小伙伴们经常比赛,看谁骑车能从东口一直骑到西口不下来……可这个看上去熟知的城市,其实一点都不了解!“北京今天的影响力,是过去发生过的事累积的结果,那过去在这片土地上,都发生过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我的家乡太特殊了,我要了解它!”从此,李辉一头扎进了北京地域文化研究的汪洋中。

  22岁从部队复员回来,当过钢铁工人、图书管理员,自考的大专。为了了解家乡,李辉“疯狂补课,疯狂走路”。

  整整8年时间,每周一次,在首都图书馆的“乡土课堂”上,都能看到李辉的身影,从不缺课。为了和几个朋友合写《大栅栏——打开北京民俗的钥匙》,她把大栅栏地区像用篦子篦头发一样“篦”了一遍。为了记录在中轴线两边生活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儿,她从南头走到北头,连续两年、每周一期,在“50+”微信公众号上连载了100多篇文章。

  “我觉得‘老北京’有两种,一种是民国时期出生的人,高寿的到今天还活着;一种是解放后出生的一批人,他们看着民国的背影,走在新北京的路上。那时候店铺的样子、店员的风格都还是老的,民俗还保留着,城墙、城楼都还在。”李辉说,“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前人留下来的优秀的东西要传给后代人,这才叫生生不息。有大能力的人做大事,有小能力的人做小事,能影响一个是一个!”

  45岁从图书馆内退以后,李辉就做着各种和北京地域文化研究有关的兼职。在“补课”“走路”之余写文章、外出讲课、组织文化沙龙。

  “研究北京地域文化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学院派,他们没有亲身经历,写不出乡愁。一种是民间学者,虽然缺乏专业学术训练,但我们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有着血肉相连的情感!”李辉觉得自己就是“民间学者”。比如同样讲四合院,她也会讲建筑格局、门楼、彩绘,她还会讲生活在四合院里的各种局限:四合院并不都是窗明几净的,实际上屋里很暗;过去没有厕所、没有自来水,生活起来特别不方便。

  退休在家,李辉是个“各色”的老太太。她不跳广场舞,跟穿红马甲的大妈也聊不到一块儿,除了接送孙女、做饭,她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甘之若饴。

  眼下,她应朋友之邀,为雕塑家司徒杰写传记。她还参与组织了一个读书会,每个月举办三次活动,最近刚组织了一次“怎样欣赏古建彩画”的讲座。

  天气好的时候,李辉会买一袋爆米花,带着孙女,在景山的万寿亭上一坐,眼前是故宫的黄顶子,她给孙女讲故宫、讲老北京,有感兴趣的游客,她就给游客讲。

  在一次次讲解中,李辉为“北京大妈”注入了别样内涵。

  上图为李辉在国子监街走访。(记者 于丽爽)

本文标题:书写胡同解乡愁 - 健康饮食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514H4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