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钉打得更“准”!仁济医院完成第100台机器人

2019-04-14 06:26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98 次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脊柱外科沈洪兴团队,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辅助下,开展了胸腰椎畸形矫形减压植骨融合术,成功为一位双下肢麻木、行走困难,被诊断为重度退变性侧弯后凸的患者植入18枚椎弓根螺钉(传统手术方式需要24-26根),奇迹般地将原来胸椎侧弯34度、腰椎侧弯56度的脊柱“拉直”了,患者术后第3天就可下床行走。这也是仁济医院的第100例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的脊柱外科手术。

  73岁严老伯(化名)3年前因胸及腰背部酸痛等症状就诊后确诊为退变性脊柱侧弯,采用药物及中医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腰痛症状丝毫未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行走困难等症状。到仁济医院就诊后,医生发现该患者胸椎侧弯34度、腰椎侧弯56度、身体向右倾斜13厘米,诊断为重度退变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

  “骨科手术有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这三大难题”,沈洪兴告诉记者,“脊柱侧弯手术的关键是需要行椎弓根螺钉来固定,神经减压后进行三维矫形。”目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但由于传统手术难度较高,对精准性有很高的要求,医生徒手置钉,稍有不慎椎弓根钉进入椎管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风险较大。而骨科机器人根据事先录入的数据完成手术路径的规划,具备人类无法达到的高稳定性的“手”和高精准度的“眼”,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确引导椎弓根螺钉的植入,使得高难度的矫形更稳更准。

  为确保万无一失,术前沈洪兴对手术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计划,通过机器人规划精准的手术路径,确定进针位置和角度及椎弓根螺钉的通道。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一场精准化的“重度退变性侧弯后凸畸形后路矫形减压植骨融合术”如期展开。在骨科机器人辅助导航下,沈洪兴先为患者设计最佳置钉路线,以提高置钉的准确率。术中采用3D透视采集图像数据及精准规划导航后,一次性精准地从第8胸椎到第1骶椎为患者置入18枚椎弓根螺钉,配合椎板减压、松解神经根、截骨、撑开、旋转后,将脊柱慢慢“板”正。整个手术共耗时6个小时,比常规手术缩短了4小时,出血量仅150毫升,术后第三天就下床活动。

  据悉,近年来脊柱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常有颈部、腰部疼痛、双腿麻木、行走困难等症状,老年手术病人中50%伴有椎管狭窄或脊柱侧弯畸形,手术难度与手术风险都比较高。针对这一人群疾病需求,仁济医院于2018年4月在华东地区率先引入“天玑”骨科机器人,并成立华东地区第一个骨科机器人培训基地。目前已成熟开展包括极重度颈椎病、胸椎韧带骨化、多节段腰突症、重度腰椎滑脱、脊柱复杂骨折、侧弯后凸畸形、脊柱肿瘤结核等病种在内的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脊柱手术100例,数量达到全国之最,患者自22岁到73岁。

  沈洪兴介绍,在机器人的辅助下,该类脊柱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有效控制了手术中的出血,减少了术中放射线暴露,从而显著减少了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人更安全,术后康复也显著加快。脊柱外科将秉承手术更精准、更微创,患者更安全的管理理念,迈向智能精准微创手术的新时代。

  通讯员 叶佳琪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本文标题:钢钉打得更“准”!仁济医院完成第100台机器人 - 疾病百科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14223342019.html

相关文章